首頁>文化>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這首《蜀相》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生平和事業功績,尤其是最後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充滿了對英雄的敬佩與悲壯之情,併成為千古名句。

如這首詩一樣,在人們的心中,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讓人深感敬佩的千古賢相,還是一代偉大的文學家,先後著有《出師表》、《後出師表》等著名散文。他睿智、機敏、謙虛、謹慎,忠心輔佐劉備與幼主,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讓後人知曉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和空城計,流傳的都是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功績,卻很少有人知曉諸葛先生其實也是一名偉大的發明家。或許是因為他在政治軍事上的功績太突出,反倒讓人忽略了他的發明成果。

在技術發明上,諸葛亮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孔明鎖等。並改造連弩,被稱為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對當時及後世的軍事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明朝地理著作《蜀中廣記》中曾有記載到,在明朝的平谷縣區,有農民在耕地時曾發現了一口鍋。相傳這口鍋看似平淡無奇,倒水後卻能發生奇怪現象。

只要倒進去涼水,不用放在爐灶上加熱,這口鍋裡的水一會兒便能自行沸騰,加上白米,很快還能煮成粥。村裡的村民都以為這口鍋裡藏著寶,便把鍋敲碎了。但鍋碎後,卻只在夾層裡發現了“水火”二字,其餘什麼都沒有。

也有另一個縣區發現類似的這麼一口鍋,他們在打碎之後,發現鍋底有一張符咒,寫著:“諸葛行鍋。”由此,有關於諸葛行軍鍋的傳說也開始越來越多。

在今陝西寶雞的岐山縣五丈原地區,也有當地農民在田地中發現這種一種鐵鍋,上面鑄有漢代隸書,當地人稱之為“諸葛鍋”。據悉岐山縣五丈原,南依秦嶺,北俯渭水,三面臨空,兩邊環水,地勢險要。

歷史考據,這裡曾是當年三國時期蜀軍屯田之地,也是諸葛丞相巨星隕落的古戰場。故而,人們認為這口鍋很有可能就是諸葛先生髮明的,用於行軍打仗時便於煮食,所以才被稱為“諸葛行鍋”。

關於這口行軍鍋的歷史解說,也有人稱之為“諸葛鼓”,認為那是諸葛先生南征時發明一種銅鼓,白天能夠做飯,晚間還可敲它作警報。

這口行軍鍋聽起來如此神奇,裡面想必或多或少也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

歷史的考據總是在現在已有的發現上進行演繹與推理,從而得出結論。但實際上,很多歷史故事的真實性都已不可考,大部分就作為傳說在真實與想象中流傳下來,以供飯後談資。但諸葛先生的睿智是真,他也的確是一個聰明的發明家。

參考資料:《三國志》、《蜀中廣記》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牛人蘇軾:讓你見識什麼是豁達豪放的一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