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的《病隙碎筆》,是一部哲思抒情散文的書,有很多句子都值得再深思一遍,雋永深刻,回味無窮。
他用他的筆觸,寫下了兩個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追問,他總是願意和自己的本真相處,講述了許多也許我們都未曾認知和思索的事物,這是來自一個苦難的人生,但凝聚著精神上的透徹和明朗。
關於病
史鐵生說:“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既然是遊歷,那必然會有所得,覽盡沿途風景,觀遍各式百態人生。病是對身體的折磨,有時對心理來說也是一種慢性毒藥。
然而,人就是這樣,太過安逸而一帆風順總是會變得渾渾噩噩,以致迷失自我。有時疾病反而會讓人變得清醒,它是一種苦難,但苦難不是財富,經歷過苦難才是財富。如此,我們會更珍惜自己,會更加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會希望生活中簡單的美好,會知道每時每刻的我們都是幸運的,那是簡單地滿足。
關於信仰
《病隙碎筆》裡說道:“所謂天堂就是人的仰望”。這句話,我的理解是,人在登高俯望塵世間時,必有它限制的必然性,從而使個人的精神思想達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能夠有對生命的達觀的認識和心情,那麼這便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山空時,它會因為永恆的缺陷而不斷嚮往完美,卻又不得不受肉身的限制,繼而想尋求突破和超越,這就是信仰。
信仰一直在路上。完滿無法達到,於是超越永無止境,彼岸永遠都在,所以信仰一直得以延續。所以史鐵生才說“皈依並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我們無法達到信仰的目的地,但我們一直有前進的目標,那是生命鮮活跳動的證明,渾渾噩噩的一生,究竟無多大意義可追尋。可有信仰不一樣,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理想,還有精神的理想。而這精神的理想需要人的心境來寄託,需要以信仰來命名。
古往今來,不少哲人因信仰而獻身,只要是能堅持走在這條路上的,那麼他們留下的腳印的堅定就足以信仰的成立。
關於黑夜
史鐵生似乎對黑夜情有獨鍾。“你不必非得看多少書,但你要看重這沉默,這黑夜,它會教會你思想而不單是看書。”這讓我最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書不必看太多嗎?”顯然不是的,看書追求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匆匆一瞥卻不知其中的妙趣橫生,說沒看過也是無傷大雅。
看書要的是,書給了你怎麼的啟發和道理,而往往,黑夜會給你足夠的空間去思索。黑夜是一望無際的黑,可這純碎的黑色魔力無窮。不要總寄希望於光明的到來,須知這黑暗是光明前的過渡,儘管就算而今有燈紅酒綠的光亮,卻也褻瀆不了夜的神秘。這是一個自己的沉默空間。
關於真
“真,可以指真實、真理,也可以指真誠。”“事實上,很多真理,是在很久以後才被證明了它的真實的,若在尚未證明其真實之前就把它當作謬誤掃蕩,所有的真理就不能長大。而在它未經證實之前就說出它,不僅需要勇敢,更需要真誠。”真實與真理暫且不詳談,我們來談談真誠吧。
真誠是一種非常珍稀的品質,我的解讀是真摯的誠意。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叩問,直擊靈魂的深處。而這首先就體現了個人的處世態度——對自己真誠,緊接著對家人真誠、對朋友真誠、對伴侶真誠……然而一時真誠容易,一世真誠卻不易,該是怎樣玲瓏剔透的心,才會在生命的征程裡從一而終。
對自己的真誠最不易的,是在面對質疑和否定的時候,仍舊真誠地道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向真向善的品質不止一次感動了後來的作家,也感動了不少置身迷霧中的世人,才會有那麼多蕩氣迴腸的悠揚絕唱。真,是我不變的追求。
小結
讀完史鐵生的作品,怪不得韓少平大讚道“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在漫長的輪椅生涯裡至尊至強,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重新整理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萬千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控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的微笑。”
唯有大悲觀,才有大樂觀。明知道這世界有萬分的苦,但仍可以用萬分的愛去回饋和感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