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老子道德經》中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勝者強。

雖然簡單幾字,卻蘊含了無盡的人生哲理。

人生的道路曲折蜿蜒,只有認識別人,瞭解自己,戰勝自我,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01

知人者智

蘇軾曾說“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深以為然,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因人云亦云而詆譭他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喜惡去誹謗別人,他能始終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給予別人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北宋時期,有兩位丞相,分別是保守派的司馬光和變法派的王安石,兩個人可以說是政治上的死對頭,而且誰都不服軟。

後來,宋神宗重用主張變法的王安石,而作為保守派的司馬光不受重用。

皇帝詢問他對司馬光的看法,王安石稱司馬光為“國之棟樑”。

後來王安石又因改革失敗被罷官,很多人落井下石,向皇帝告他的黑狀,皇帝來徵求司馬光的意見。

司馬光懇切地說:“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風。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皇帝聽完說了一句話:卿等皆君子也!

老話常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小人最喜歡背後捅人刀子,而真正的君子內心坦蕩,不會因為意見不合惡意中傷別人,他們更看重一個人真實的品格。

因為優良的品格比花香迷人,比太陽耀眼,比黃金值錢。

知人看交結,識人看處事,尤其是在這個人情複雜的社會,心給對了人,惺惺相惜;給錯了人,痛苦不堪,所以學會看人更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本領。

02

自知者明

著名的數學家笛卡爾,常感嘆自己無知,他說知識越是淵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識的不足。

有人曾對此疑惑不已,問他:“您具有如此淵博的知識,為什麼總是感嘆自己無知呢?”

笛卡爾說:“哲學家芝諾用圓圈來表示知識的範圍,圓圈裡是已知的知識,圓圈外是未知的知識,知識範圍越多,圓圈越大,圓周也越長,圓圈的邊沿與外界空白的接觸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當然也就更多了。”

正如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人最重要的就是認識你自己,透過自我反省更直白的瞭解自己的不足,並且加快改正。

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他永遠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當能力和現實嚴重不匹配時,就是毀滅的開端。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自認為天下無敵。

長平之戰中,趙括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導致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老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你優秀比你努力的人還有很多,千萬不能目中無人,自斷生路。

人生的路很長,要做一個理智的趕路人,既不要活在個人自負的想象中,也不要困在自卑的情緒裡,只有這樣才能克服難關。

03

自勝者強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告誡人們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殊不知生命是一場戰役,我們能否成功,決定性因素在自身,因為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因此相比具備寬厚的品格,我認為人首先應該具備自強不息,敢於突破自我的挑戰精神。

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崔萬志分享了他的故事:

因為出生時腳先落地,腦袋被卡住,造成大腦缺氧造成了“殘疾”,連說話都說不清楚,腿腳也不方便。

好不容易考上了重點高中,卻被校長給趕了出來,因為自身的缺陷,找工作的時候也被歧視,後來創業的時候被人偷被人搶。

但是他始終記著父親的一句話:“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

憑藉堅定的信念,從身無分文到如今的身價千萬,他用實際行動向命運和世俗發出反抗:命運讓我低頭,我偏要挺直腰板做人。

有句話說得好:人征服世界並不偉大,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是啊,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真正的強者並不是天生具備明顯的優勢,而是即使身處絕境,仍有打破一切桎梏的勇氣和決心!

因為耳聽為虛,眼見未必真實,所以能夠正確瞭解一個人是一種智慧;

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做人不要自作聰明,更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

因為人和人的起點不一樣,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試著改變命運,戰勝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與君共勉!

1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止學--利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