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兩千多年前的漢長安城裡,有兩座最重要的皇宮-未央宮和長樂宮。未央宮又稱“西宮”,是西漢自惠帝以後歷代皇帝居住的地方。長樂宮又稱“東宮”,是太后居住的地方。這就是漢長安城內所謂的“兩宮並立”,是西漢時期皇帝的帝王權力與太后的外戚勢力並存互制的經典呈現。

漢長安城內的未央宮與長樂宮

未央宮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給大家做過介紹,本期我們來說一說長樂宮。

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考古勘探結果表明,長樂宮內的宮殿群,集中在三大區域,1#西南建築群、2#東南建築群,和3#西北建築群,其中3#西北建築群範圍較大,遺址較多,分佈密集,結構複雜,單個遺址的規模也比較大,是長樂宮的核心宮殿區。

長樂宮內的建築遺蹟分佈

文物部門在3#西北建築群這片區域裡,對六處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其中的一號、二號、三號遺址,考古發掘後進行了回填,四、五、六號遺址因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被保留下來,對公眾展示。

而其中的五號遺址,就是未央宮裡的“凌室”,“凌室”是西漢皇宮裡用來儲藏冰塊的地方。

長樂宮的核心宮殿區遺址分佈圖

冬季時,將漢長安城外渭河裡的冰塊搬運到這裡,貯藏起來。冬天儲冰,春夏啟用,所藏之冰,用於皇宮裡食物保鮮,用於宮殿裡降溫納涼,另外,冰塊還用於祭祀、停喪等禮儀活動。

這座凌室屬於淺地下式建築,房內地面由南北兩側向中間傾斜,兩側地面上修建有一條條南北向的排水溝,並在中部形成一條東西向的總排水溝,總排水溝的東端連線著一條穿過東牆的排水管道,可以將冰塊貯藏過程中逐漸消融形成的融水排出屋外。

凌室遺址

這是通往牆外的五稜陶質排水管道。

漢代的五稜陶質排水管道

因為冰塊較重,所以房內中間部分的地面將條磚側立起來鋪砌,用以承重。房內四周平鋪條磚的迴廊應該是藏冰、取冰時行走的通道。地面上的這些鋪磚,在考古發掘時大都已經無存,只在區域性保有殘留。

凌室遺址

考古發掘時,在地面上普遍堆積了一層富含腐殖質的灰黑色土,推測冰塊之上可能是用草類覆蓋,用以保溫。這一組就是模擬再現當時的冰垛貯藏情景展示。

模擬再現當時貯藏的冰垛

來看看牆壁的厚度,這是南側牆壁的一段剖面,牆體很厚,達到5.5米,能有效阻隔太陽的豔曬。

凌室牆壁剖面展示

凌室是古代皇宮裡及其重要的設施,修建在這裡,說明旁邊不遠就是皇宮的核心宮殿。

凌室遺址前面的文保碑

1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紈絝浪子到詩人清官的華麗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