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聽相聲的朋友,一定對相聲大師,相聲這門藝術第五代掌門人張壽臣的名字不陌生,他不但改編了大量的傳統相聲,創作了許多新相聲,還開創了年輕演員表演單口相聲的先例。老先生的相聲功底十分的深厚,無論是單口,對口,群口相聲以及太平歌詞等都非常擅長,因此受到相聲界同仁的尊敬。
張壽臣
可是在相聲界有一位演員,由於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十幾歲就會《八扇屏》、《地理圖》《大保鏢》、《大相面》、《誇住宅》、《汾河灣》、《賣布頭》、《雜學唱》、《開粥廠》、《扒馬褂》等70餘段傳統相聲。由於他經常模仿張壽臣(相聲大師劉寶瑞的師父)的表演風格。他模仿得特別逼真,獲得了“小壽臣”的雅號。他就是——趙振鐸
前排王世臣,孫少林,王長友,二排李金斗,李鑫荃,趙振鐸,史文惠,王文林
趙振鐸(1936年—1996年)北京人,1946年趙振鐸拜王長友為師。拜師以後趙振鐸就跟隨師父到天津、張家口等地四處演出,師父王長友看趙振鐸天資聰慧,又肯在學習相聲的時候下苦功,就把他帶到濟南,當時濟南有一位相聲名家孫少林先生,在中國曲藝圈內有“南張北侯中少林”之說,即北京侯寶林、南京張永熙、濟南孫少林。 孫少林1943年就創辦了晨光茶社,相聲的說、學、逗、唱四門功課無一不精,尤其擅長學京劇、評劇、河南墜子、數來寶等多種演唱藝術。
王長友為了能夠讓趙振鐸能夠得到孫少林的真傳,讓他學習上更進一步,王長友與孫少林協商,讓孫少林收趙振鐸為義子。父子二人一見如故,相處得非常融洽,一個傾囊而受,一個用心去學,很快趙振鐸的技藝突飛猛進,相聲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說、學、逗、唱上也樣樣精通。
後來義父孫少林(1923年—1980年)去世,趙振鐸千里奔喪,為老人頂喪駕靈戴孝送終。趙振鐸晚年生病的時候,得意弟子李金斗也是不離他的左右,把許多演出的機會推掉,四處給師父找偏方。
趙振鐸與搭檔趙世忠
解放以後趙振鐸同師父參加了抗美援朝宣傳隊 ,來到朝鮮戰場為志願軍戰士慰問演出,回國以後又加入“北京相聲改進小組”,1954年遇到了趙世忠,二人開始合作,成為相聲界屈指可數的黃金搭檔,被人們稱為"相聲二趙"。二人曾多次到中南海為毛主席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相聲,還受到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多次接見。
趙振鐸
由於趙振鐸的相聲功底深厚,分別於1956年和1962年兩次參加挖掘傳統節目,並起到了重大作用。特殊的歷史時期趙振鐸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重新走上舞臺。擔任北京曲藝團歷任團長,還擔任了相聲藝術委員會主任(師勝傑也擔任過此職務)多次率團出國演出。
王長友
趙振鐸的因為功底深厚,所以他的表演特別自然,語言還生動,
趙振鐸的代表作品有:《八扇屏》,《汾河灣》,《看電影》,《山東話》,《扒馬褂》,《坐電車》,《我的爸爸》,《兄妹對詩》等,尤其是《八扇屏》那是相當的經典。
趙振鐸的徒弟有:李金斗,王文友,肖巍,賈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