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考古學者說,這條龍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巨龍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其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堪稱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考古學家譽其為“超級國寶”,命名“中國龍”,因為它來自“最早的中國”——二里頭夏都博物館,所以也被稱為“華夏第一龍”。

臉上貼金,始為廟佛。巨“龍”雖好看,卻無內質撐“第一”。

考古考的是什麼?

答案是——傳承。

其實只要把二里頭“夏都”考古學所謂的“華夏第一龍”,拿來跟殷商時期的龍一比對,便一切皆明瞭。

二里頭的綠松石龍跟殷商時期的龍比較起來會發現:形如出一撤,視如親“兄弟”,或如同式,紋紋相扣,處處吻合。

殷商推翻“夏王朝”而王天下,假如二里頭的是“夏”龍,那麼作為替“夏”者殷商,會使用前夏朝的徽號與圖騰嗎?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之前我已多次強調,新舊世系的更替,意味著換王換代,必循“五別”定律,即——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而這個定律也傳承至今。

二里頭綠松石龍與殷墟五號遺址出土的龍圖騰比對:

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因為時間、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鬆動、脫落、位移等現象,致使其原本的面貌模糊難辨,若得高畫質圖片,則尚能從溝溝坎坎中依稀辨認出眼、鼻之外的角、耳等,與殷墟五號遺址出土的紋飾極其相似。

(連刊文章,未完待續……)

2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國家花巨資三次大規模尋找國寶級大墓失敗,憑老農挖的紅薯窖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