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原文) 巽下坎上,《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

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

內 卦 外 卦

(天) 九三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 上六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人) 九二 井穀射鮒;甕敝漏。 九五 井洌,寒泉食。

(地) 初六 井泥不食;舊井無禽(捦)。六四 井甃;無咎。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矞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兇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釋讀:

(卦文) 巽下坎上,《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

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

《卦象》:巽內坎外。指喻此卦論述,冢宰之勞;冢宰之難。冢宰之難,勞於勤政矣。

《巽》為卦之體,《冢宰之典》。《執政官之典》。

《坎》為卦之用,《勞典》《難典》《義典》。

《卦名》:《井》。取於下而用於上者,莫過於‘井’。

《繫辭》:《井》,德之地也;《井》,居其所而遷;《井》以辨義。

《井》,賦稅之道;國用之所出也。

相者之勞,在於使國家財源充足,‘包有魚’矣。

《卦辭》:改邑不改井(改邑之姓氏,不改井之功用);無喪無得(若人無失政,爾亦無從得其邑也);往來井井(勤於修政而已)。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井水幾近枯竭,未修葺其井,只勤於取水,有敗器之兇也。)

註疏:古之‘井’:類似於農村中的澇池。人可下於其近旁取水,亦可利用桔槔提水。

‘改邑’不是‘遷邑’,是改邑之歸屬。原屬‘殷’家之邑,今改姓‘周’。

‘改邑不改井’者,改邑之姓氏不改井之功用也。

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國家之財用,必定須取之於下。

《周易》‘研諸侯之慮’。諸侯的財政支出,來自於采邑的稅賦。

‘無喪無得’者:周人之所得是殷人之所喪。若殷人無失政,周人亦沒可能得其天下。

故周朝之所得,必定是個‘汔至’、‘井泥’、‘井渫’‘井湫’的爛攤子。

周之執政必須先勞於修井,然後再考慮取用其水的問題。

先努力使其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然後考慮徵募稅賦的問題。

《大象》雲:君子以勞民勸相。勸勉其相,勤恤民隱,勞於民事也。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

井井:淘井也。前‘井’為動詞。

‘往來井井’者,勤於修治其井也。勤政之謂矣。

汔至:井水枯竭幾盡。《說文》汔,水涸也。

繘:同矞,穿通;義猶‘杼’,淘井。

杼井、抒井、浚井、汲井、繘井、矞井、井井、下井、穿井、淘井,

稱謂不同,其義均為修治疏通其井。喻修政也。

荀爽曰:至汔,竟也。繘者,所以出水通井道也。

羸:也;或借為‘累’,煩勞也。瓶:同硎,土簋;取水之器。

‘汔至亦未矞井,羸其瓶,兇’者,水汔而不矞井,只知求取,則有壞器之兇。

社會貧困,不設法使百姓富裕,總在如何徵收稅賦上打主意,則有敗政之憂。

《管子》雲:民富君無與貧,民貧君無與富。

《楚語》雲:夫君國者,將民之與處。民實瘠矣,君安得肥?

《繫辭》曰:‘《井》以辨義’。其義在於,必須先下而養之,方可取而用之。下不缺水,則上不愁取水。

國用出自於民;民富則國用足,執政者亦不愁財用之所徵矣。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後,年穀復熟,而陳積有餘。是無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謂也。故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伐其本,竭其源,而並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以國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謂至貧,是愚主之極也。將以取富而喪其國,將以取利而危其身。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覺矣。《荀子》

初六 井泥不食;舊井無禽(捦)。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無禽,時舍也。

初爻,志之要。初六,巽爻;本柔。使民得以休養生息矣。

‘井泥不食’者,井淤滯而未養井也。

‘舊井毋’者,對頹敗之舊井不可強行取水。

註疏:泥:淤滯。食:養也。‘不食’言‘未養井’也。

經文中的三個‘食’字,皆是謂‘人養井’。

聖人慮其本而不憂其末,考慮如何‘食其井’,使井中有水為取用之本矣。

無:毋也。禽:同‘擒’,強取也。‘擒’通古文‘捦’:急持依也。

舍:止息,休也;安也。

未養於下,則不可強取於下矣。

未勤於通井,不可強取其水也。不可強徵稅也。

‘井泥不食;舊井無禽’者,百姓已經財物枯竭(井泥),未養民之前(不食:未食井,未養井也),對殷之舊民不要急於令其承擔賦稅(無禽:毋擒也。毋取其資財也。對新國,當在一段時間內免其稅賦,‘時舍’也。)

“井泥不食”,殷之喪也;“舊井無禽”,周之德也。

象評之:‘井泥不食,下’者,去淤也。下,掏井。井已泥而不掏井去淤則不能得水。

‘舊井無禽,時舍’者,民已困窮,時而舍之,使民休養生息,以慰安其民也。

《周禮》: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徵役。《注》新甿,謂新徙來者也。

‘改邑’是‘舊主去,新主來’;接手的必然是一窮二白的爛攤子。

當在一段時期內,免徵其稅賦,使其民得以休養生息。

九二 井穀射鮒;甕敝漏。

《象》曰:井谷射鮒;無與也。

二爻,形之要。九二,坎爻;剛毅之士。忠正之臣;勞臣。

‘井穀射鮒’者,應勤於開源也。

‘甕敝漏’者,當慎於節流也。

《荀子》雲: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

利出一孔則國富民強。堵漏而已

註疏:穀,善也。《毛詩小宛》鄭箋:穀,生也。或為‘谷’,裕也。

此爻帛易作:井瀆射付,唯敝句。谷、瀆:指井深水旺。

射:讀為‘斁’,厭也。或讀為‘花開花謝’之謝;古‘謝’,亦作‘射’。

鮒:與‘腐’、‘腑’通,偏旁的位置及代用不影響詞義。

《新書》雲:越王之窮,至乎吃山草,飲腑水,易子而食。

甕:蓄水之器,作用似水缸。瓶,取水之器,作用似水桶。

敝:蔽也;猶避。蔽漏:堵漏,避免其漏。

與:施予,賜也,親也,私好也。

‘井穀射鮒’者,勤於井井,則其水善也;厭於井井,則其水腐也。

井,動詞;井井也。疏通其井,開源也。《卦辭》曰:往來井井。

《論語》雲: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甕蔽漏’者,蓄水之器當避免其漏。節流也。

《淮南子》雲:溜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卮。

‘甕蔽漏’, 帛易作‘唯敝句’, 其義亦通。

‘敝’為‘避’的借字,‘句’為‘苟’字。

‘夫井,德之地也’,不可苟且為之也。

象評之:‘井谷射鮒,無與’者,‘井’則水谷;‘斁’則水腐。天道酬勤,無私與也。

能勞則得之,不勤則失之。天道無親,‘井’則水‘谷’,‘斁’則水‘腐’。

聖人言此,勸勉執政者當勤政愛民矣。

九三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三爻,節之要。九三,艮爻;得道。經濟(地)與政治(天)相互作用。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者,井雖有水,其水不潔,執政之憂也。

‘可用汲’者,此時不能直接引清流以食井,而應該先將舊井掏空。

‘王明,並受其福’者,王者明白此道,則百姓與國家並受其福佑矣。

註疏 :渫:汙染;渫漫;井不停汙之謂也。‘不食’:不受食也。

為:猶使也。惻:悽愴也。心惻:帛易寫作心塞,心沮於憂慮也。

《說文》惻,痛也。《廣韻》愴也。

汲,淘井;掏乾井水,清井去濁也。

汲,本義‘取’,含‘盡力而極取’之義。如,汲汲於名利。

王明:君睿智也。並受其福:君臣民皆享其功矣。

‘井渫不食’的狀況,猶新中國建國初期所面臨的問題。

舊的經濟勢力與新政權作對,任何新的貨幣、金融、市場等經濟政策,根本無法起步。政府的投入,很快就被黑掉了。

‘為我心惻’者,我,巽也;相也,執政也。巽為《井》卦之卦主。

單純使用經濟手段已經難以解決經濟問題,是執政者‘心惻’之時也。

當經濟市場的發展混入各種其他因素之後,它就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了,根本不可能用純粹經濟學的原理與單純的經濟手段來考量及解決問題。

聖人之痛亦深,是以‘為我心惻’也。

‘可用汲’者,此時的解決方法,就在於先要徹底淘空舊井中的汙穢之物,使其不能汙染輸入的新水。

比如,在一段時期內,採取嚴厲的經濟管制,甚至於剝奪剝奪者,使黑惡的經濟勢力無法發揮作用。

用政治手段來為經濟發展清道,其義理很清楚。荒蕪之地上種莊稼,如果不先清除雜草,無論爾施入多少肥料,其結果必定是草盛豆苗稀。

‘王明,並受其福’者,君王明白此道,則民臣君相皆享其功也。

民富則君不貧,國用足則相省心。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也,故受之以革。

《管子》曰:當春三月,秋室旱造,鑽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滋毒也。

象評之:‘井渫不食,行惻’者,水多而渫,滋毒不去不可為國用,去滋毒又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執政者有難以抉擇之惻也。

行:《荀子》雲:正義而為謂之行。

‘求王明,受福’者,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前提是必須有英明之主。

《詩經》曰: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箋雲:王之為政,當如原泉之流,行則清。無相牽率為惡,以自濁敗。)

聖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一則欲不汙,民心易則行無邪。是以聖人之治於世也,不人告也,不戶說也,其樞在水。《管子》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史記》

六四 井甃;無咎。

《象》曰:‘井湫;無咎’,修井也。

四爻,行之要。六四,巽爻;本柔。

‘井湫’者,井湫隘也。井泥淤塞,則水道湫隘也。

‘無咎’者,毋咎也。毋抱怨也。往來井井而已矣。

註疏:甃:當為湫;湫隘,湫淤(水道狹小,積滯不通)。《說文》湫,隘下也。

《左傳》壅閉湫底。《注》湫謂氣聚,底謂氣止,皆停滯不散之意。

‘六四,本柔’者,柔,弱也。井泥水湫,基礎薄弱也。

新政權接手的是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經濟基礎薄弱矣。

‘井湫’者,基礎經濟薄弱,資源流通不良矣。

‘無咎’者,往來井井而已,毋咎其處境多勞多難也。

《卦辭》曰: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

人無失政爾亦無所得也。舊政權不可能給新政府留下富饒的家底。

勤於修政而已,不要怨天尤人矣。

象評之:‘井湫,無咎,修井’者,人無喪,汝亦無得;何所咎也。

先之勞之,修井而已矣。《大象》曰:君子以勞民勸相。

九五 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五爻,成之要。九五,坎爻;剛毅之士。行中正者矣。

‘井冽;寒泉食’者,井受寒泉之養,則其水清冽,用之不竭也。

‘相’者中正,勞於‘往來井井’,是以有此之大成也。

註疏:冽:潔也;水清澈。《說文》洌,水清也。王雲。絜也。崔憬雲。淸且絜也。寒泉:水新則寒,水湧為泉。食:養也。

《廣雅註疏》:井、潔,靜也。井,清也;泉之清絜者也。

‘井冽’者,井水清澈也。可薦之於鬼神,享之於宗廟,況用於養人乎?

‘寒泉食’者,井通寒泉,得寒泉之養也。是以其水清冽且用之不竭也。

‘井冽,寒泉食’者,執政者(巽,相也)勞於勤政恤民(往來井井),使經濟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百姓富裕,財源滾滾也。

執政者勤於修政,使民自得其富,有富饒的財源,則相不愁國用不足也。

孟子曰: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

象評之:‘寒泉之食,中正’者,井不中正,不能達泉也。

泉,水原也。《召旻》曰:泉之竭矣,不雲自中。傳曰。泉水從中以益者也。

古人謂錢曰泉布。取名於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上六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上爻,務之要。上六,兌爻;失道。

‘井收勿幕’者,收井而未食井,既謀思廣求於井也。

‘有孚,元吉’者,求取於井者,當於井之狀況相適合;至公則宜也。

註疏;收,受也。得也。勿,物也;務也;謀思其事也。

幕:當為募。募,賦也;徵募;徵收稅賦。《說文》募,廣求也。賦,斂也。

《漢書》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賦供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孚:符合,相稱也。相適也。元:至公。吉:宜也。

‘井收勿募’者,收人之邑,不安養其民,只求廣募其財,大失執政之道也。

初爻雲:‘井泥不食;舊井無禽。’抱朴子曰:“民財匱矣,而求不已;下力竭矣,而役不休。欲怨嘆之不生,規其寧之惟永,猶斷根以續枝,割背以裨腹,刻目以廣明,剜耳以開聰也。”

‘有孚,元吉’者,取與相稱,則民富國強,至公者宜也。

‘有孚’,有符也,有合也。賦稅之徵募,當於現實的稅基相適合也。

‘元吉’者, 無偏私,宜也。稅賦,當公以取之,公以用之也。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

《卦辭》曰:‘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汔至亦未繘井’;《爻辭》雲:‘井泥不食’,‘井渫不食’。皆說明《井》卦所處的狀況是,殷朝之君主有失政,造成國家經濟基礎崩潰,稅源枯竭。強徵稅賦,更使民不聊生。因而成就了周之

然周朝所收之井,是泥渫湫之井,不可以直接取用其水。必先‘井井’(疏通井道,清潔其井),然後取用其水。既先勤於養民,然後再思取用於民。

上六失道於受井之後,只思如何廣求於井。百姓困窮,而謀求廣求賦稅,失執政之道也。《卦辭》曰:‘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此之謂也。

執政者當先勤思於如何富民,再思如何取用於民。《象》雲:君子以勞民勸相。

‘有孚’者,《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文子》雲:古者明君,取下有節,自養有度,必計歲而收,量民積聚,知有餘不足之數,然後取奉。如此,即得承所受於天地,而離於飢寒之患。

《太公兵法》:書井曰:原泉滑滑,連旱則絕,取事有常,賦斂有節。

《淮南子》雲:人主租斂於民也。必先計歲收,量民積聚,知饑饉有餘不足之數,然後取車輿衣食供養其欲。

鬥且廷見令尹子常,子常與之語,問蓄貨聚馬。歸以語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貨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馬不害民之財用。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公貨足以賓獻,家貨足以共享,不是過也。夫貨、馬郵則闕於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國語》

象評之:‘元吉在上,大成’者,上至公則勞民勸相,取與有度,天下化成也。

‘有孚,元吉’是正道。‘有孚’,有稱也。‘元吉’,至公也。‘大成’,並受其福也。

《彖》釋卦:‘巽乎水而上水’者,巽,權也!‘巽在床下’也;先考慮井中之水勢,再考慮為上之取用也。政託於民,民貧則君不富也。《序卦》曰:困乎上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井,養而不窮’者,井常掏則水用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者,‘《井》,居其所而遷’,不遷其處而遷其主也;剛中,強內也。邑無井必頹,井無水必廢,政無財必困。 ‘汔至亦未矞井,未有功’者,未曾抒水怎能得水?未曾勞於民事焉得取用於民?未有其功,焉得求其利?‘羸其瓶,是以兇’者,無水可汲,光倒騰瓶子有什麼用?徒損其瓶。民窮而多賦,自敗其政也。

《象》評之:‘木上有水;《井》’,示卦象。‘木上有水’者,木,桔槔也。古人從井中取水的裝置。桔槔取水,先下後上。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

既喻《井》之象又含《井》之義。上,動詞;猶上水,提水也。

‘君子以勞民勸相’者,勸勉其相,勤恤民隱,勞於民事也。

‘勞民勸相’釋為‘勸勉其相,勞於民事’,或‘以民事之勞,勸勉其相’均可。

《巽》卦在下為相典。相執要;面臨一個新國窮國亂國,為政之要在於勤政恤民。

《梓材》曰:亦厥君先敬勞,肆徂厥敬勞。(亦其為君之道,當先敬勞民,故汝往治民,必敬勞來之。)

朝夕勤志,恤民之羸。《國語》

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有易君而無易民。湯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紂非得跖蹻之民以亂也。民之治亂在於上,國之安危在於政。《慎子》

不管邑屬誰家,‘往來井井’就‘水谷、水洌’,懈怠其事而不去‘矞井’,則‘井泥’、‘井腐’‘井褻’、‘井湫’。

人不能使‘井’有‘食’,故而造成‘井泥’‘井褻’的 局面。對於這樣的舊井,不可強行取水。井泥則當下之,勤政也。爻辭之‘毋禽’,恤民也。舊井則當時舍之,使小民修養生息也。

‘井渫’就麻煩了,聖人亦為之‘心惻’;只能‘求王明’,以‘受福’也。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普通人的文化之旅,輕鬆看《易經》第十二課: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