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史記》中很多這樣的總結具有著深厚的意蘊和內涵,非常值得細細品味。比如,《史記·高祖本紀》最後的"太史公曰"便是如此。

《高祖本紀》是記述了漢高祖劉邦從布衣到皇帝的傳奇一生的紀傳體史學著作。司馬遷在文章最後作的總結雖然寥寥數語,卻立意深遠,在範圍上了夏、商、周、秦、漢五個朝代,橫跨歷史幾千年,總結出朝代的變化規律,和統治者們治理國家的大策略和總方針。原文如下: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周秦之閒,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夏朝的為政手段是"忠",而"忠"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禮。當是時,夏朝的民眾多以部落聯盟的形式存在,所以他們的統治者們一般都是靠著個人威望來統領部下子民,在管理方面也是很鬆懈、粗鄙的,他們在事務的處理方法上帶有一定約定俗成的因素在裡面。故而,他們的民風比較淳樸、粗獷,是以百姓普遍粗野無禮。

等到殷商朝代,則進入一個部落兼併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統治者們覺得百姓太過粗俗野蠻不好控制,認為統治民眾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選擇了"敬"的統治手段,即崇尚鬼神文化。這實際上是一個恐嚇的方法,以鬼神來恐嚇威脅民眾聽從命令,而對那些不老實安分的人,統治者們則以鬼神的名義以武力進行鎮壓屠殺,是以夏朝一萬多個小部落陸陸續續地被湮滅或被兼併,到殷商只剩下不足三千個部落。

在殷商統治者們大肆宣傳"鬼神文化"後,全國百姓普遍迷信鬼神、相信天命。在殷商時代,大到國家政治制度,小到個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求神問卜,幾乎每天都要舉行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但是,倘若一個國家的管理策略僅僅依賴於虛無縹緲的鬼神文化,是絕對不靠譜的。"不問蒼生問鬼神",用來形容殷商時代真是再合適不過。

到了周朝,統治者們決心改變殷商時代的管理狀態,所以制定了禮儀,用"文"的方式治理社會。當時是,諸侯部落有八百,對周朝統治者而言,還不足以將他們全部兼併,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所以,周朝想出來一個方法,分封,是以有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國。

周朝統治者和個諸侯國之間是一種從屬關係。周天子不管諸侯國的任何事情,被分封諸侯有權在諸侯國內實行再分封,在諸侯國內可設官員,建立武裝,徵賦役。也就是說,諸侯國發展好壞,都是盈虧自負。只要諸侯國承認周天子,承擔繳納貢物、服力役、軍事保衛和述職等義務就可。這就像是一種"做買賣"的形式,彼此之間的約束是比較脆弱的。故而周朝統治者們為了維護統治,為了約束各個諸侯國,便制定了完備的禮儀制度。

如若一個諸侯國對周天子不夠尊敬,那麼周天子則以對方不守禮儀為由,可以聯合其他諸侯國予以制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周天子的實力越來越弱,禮儀的約束力也就越來越小,各諸侯國口頭上對周天子示以尊重,但是實際上的行動卻不是如此。比如繻葛之戰。鄭莊公與周桓王戰於繻葛,結果周王的軍隊大敗。繻葛之戰使周天子的威嚴一落千丈。

諸侯國之間同樣也是如此,打著遵守禮儀或維護原則的幌子,做盡"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偽之事。譬如,歷史上有一個典故,"風馬牛不相及",講述的就是齊國發兵攻打楚國,楚國國君就派人說:"齊國在北邊,我們在南邊,齊楚兩國相聚甚遠,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你們齊國為啥出兵打我們?"齊國給出的理由是"楚國對周天子不敬,沒有進貢過濾酒的茅草。"而實際上齊國國力強盛,想在各個諸侯國之間稱霸,藉著出兵給楚國下馬威罷了。

這就是周朝制定的禮儀制度帶來的弊端——民眾太虛偽,不誠懇。所以要救治不誠懇的弊病,就沒有什麼比得上忠厚。如此,又轉到了夏朝的政治策略——"忠"。

所以,夏、殷、週三代開國君主的治國之道好象是在不停地迴圈,終而復始。由此看來,秦朝的政治制度應該是改變周朝統治方式——"文"所帶來的弊端,糾正周朝人因過分講究禮儀而虛偽的社會現象。然而,可惜的是,秦朝統治階級沒有推行"忠"的政治方針,反而使刑法更加殘酷嚴苛,是以錯誤的方式沒能改變社會的弊病,最後招致大秦王朝短命而亡。

所以,漢朝的興起,是因為在為政手段上有所改變,回到了迴圈終始的天道上。西漢初期,統治者們在對百姓的統治方式上,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給了民眾充分的"自由",是以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

古往今來,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在後續的歷朝歷代變化中,在統治者們治理國家的策略和方針上,看似千變萬化,但是本質上仍然是在"忠"、"敬"、"文"三種大方向上,所以司馬遷的觀點,即"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是包含了一定道理的。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朝代更替或者同一個朝代內,或許"忠"、"敬"、"文"三種統治方式並非以單一形式出現,而是混合交替呈現。比如,清朝的康熙和雍正兩位帝王的統治手段,可謂一鬆一緊,一張一弛。

康熙帝這位聖祖仁皇帝以"仁"親手打造了一個"太平盛世"。比如,稅收經常收不上來,仁皇帝也能"仁"一下湊合過去;吏治腐敗,仁皇帝也能"推恩仁赦",赦免罪臣。然而,康熙帝施行"仁"的後果就是,國庫空虛得一塌糊塗,百姓被剝削得慘不忍睹。

等到雍正帝上位,面對棘手的困境,他決心改變。雍正有抱負,決心去除國家沉珂,他更有狠勁,做事不留情面,所以史家說他雄猜陰鷙,野史小說說他刻薄、殘忍。但是在他大刀闊斧地改革下,康熙帝時期官吏苛刻、剝削百姓的局面大大改變了,國家總體上呈現出吏治清明,國泰民安的景象。

總而言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的為上之法、御下之道,基本上都是利用三種手段,即忠、敬、文,來治理天下的。這其中,或許具體的實施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有的朝代以嚴刑酷法來達到統治者們想要的"敬",有的以"文字獄"等思想專制方式來達到"敬"的目的。但是在宏觀上的統治方針上,古代王朝大體上都是遵循著"三王之道"的,且"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錯誤不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讀《論衡·累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