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馱石碑源於中國古代的墓葬形制。
左:南京明孝陵中的神功聖德碑亭,也稱四方城。右:公元219至316年的王八馱石碑(學名贔屓(bixi)馱御碑)。
在北京以南483公里的曲阜,有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家族墓葬,坐落於曲阜的一片樹林之中。這裡是孔聖人最後的安息之所——孔子墓,這裡葬著孔子之後的80代後人,有超過10萬處墓葬。很多墓葬都立有石碑,大多是單獨的石碑,而有的則是用“王八”馱著石碑。
除了曲阜,這種刻滿文字的石碑在中國到處可見。雖然王八馱石碑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墓葬形制,且主要分佈在中國,但是在整個東亞地區也都能夠見到。這些石碑有的矗立在墓葬之上,有的則在墓葬附近。比如在皇陵之中,很多石碑就是單獨放置在亭子當中的。在古代,能夠死後為自己立碑的大多是達官顯貴,他們將生平刻在石碑之上以頌揚自己的功德。
南京甘家巷蕭譫墓中儲存不完整的石碑。
墓葬中的龜代表著死者的功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龜是象徵長壽的吉祥物,墓葬中的龜闡釋著死者的美德,諭示著死者的靈魂能夠永生。同時龜也被視為能負重的生靈,在遠古神話中,鰲就是馱著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的巨大海龜。
這種有高度象徵意義的石碑出現華夏文明高度繁榮的時期。龜馱石碑在漢代開始出現,當時華夏文化已經基本上發展成熟。到後來,石碑刻字已經在多種場合中出現,並且有多種功能,但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墓葬形制。在石碑上刻下死者的生平,以便後人能夠永遠銘記並頌揚祖先的功績。
龜馱的石碑還有記錄特定地點事蹟的功用,例如在廟宇和遺蹟中,石碑上會記載該地點的發展歷程和相應事蹟。在孔子墓周圍有25座孔子廟和顏回廟,建造時間從宋代一直到清代,裡面的石碑上記載著廟宇每次的修葺時間和過程。在跨越800年的歷史程序中,這裡也展示了石龜形態的變化。最早的龜面部表情豐滿、慈祥,脖子向上仰起好像在歡迎參觀者。之後的龜則形似龍頭,有的還張開嘴露出成排的牙齒。
後期的石龜則被稱為贔屓(bixi),贔屓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生九子的其中一子。到了漢代,龜馱石碑中的龜開始演變為龜和龍的混合形象,儘管龍的特徵不太明顯。
曲阜孔廟中的一處明代贔屓馱御碑。
在美國達拉斯藝術博物館中收藏著一塊46歲未確定身份婦女的墓碑,這座墓碑建造於公元219至316年之間,有55.88釐米高,墓碑由一個贔屓馱著,如果不是淺浮雕刻畫的牙齒和鬍鬚,這個贔屓和巨龜幾乎沒什麼分別。專家分析認為,贔屓是中國四象中青龍和玄武的結合體,它體現了古人對自然中神明的理念,具有特殊的含義。墓碑由贔屓馱著代表死者可以被青龍和玄武這兩大神明所護佑。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贔屓馱御碑留存於世,北京附近舉世聞名的明十三陵中的長陵就有一處贔屓馱御碑亭,裡面的石龜有著兇猛、龍首一樣的頭,重達50噸。石碑高將近8米,上面記載著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的功績。其他皇帝的陵墓都有類似的石碑,在明朝第十四個皇帝萬曆的陵墓定陵中,也有一座贔屓馱御碑佇立在墓園中。
山東岱廟中,一個小孩正趴在巨大的贔屓身上。
而最大、最壯觀的贔屓馱御碑則位於南京的明孝陵之中。14世紀末期,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這裡,他的豐功偉績被刻在“神功聖德碑”上。馱碑的贔屓就有2.7米高,上面的石碑也高達6米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龜馱石碑的形式開始出現在中國的鄰國,中國文化跨越國界,影響了周邊國家的語言、飲食和藝術。在韓國慶州,有一處公元7世紀建造的著名石碑,由一隻表情溫順的石龜馱著,記載著新羅王朝的君主武烈王金春秋(音譯)的功績。
在日本也有同樣的例子。在鎌倉,12世紀和13世紀武士氏族的創立者島津貞久和毛利季光的陵墓被一個形似鱷魚的贔屓馱石碑分開。在西部的鳥取縣,池田大名的墓碑被一個石龜馱著,此石龜的殼又厚又圓,有點像日式燒餅。
韓國通度寺裡的贔屓馱御碑。
但是在日本遙遠的南部島嶼沖繩也有大量類似於龜馱石碑形式的墓葬,那裡有很多類似於龜殼形狀的古代家族墓葬,被稱為龜殼墓。這種獨特形狀的墓葬象徵著母親的子宮,因為在古代,人們認為人死後要回到他來到世間的地方,也就是子宮裡。沖繩島和琉球群島古人的這種信仰源自於中國福建,那裡有很多古代的龜殼墓,並且在墓上刻有很多幾何圖形。
當然,墓葬的形式在不斷演化。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石碑有大量存世,但是現在的墓葬形式也不再使用這種石碑了。現在的墓葬形式更加簡潔,很多都是自動化的(比如火葬)。這些精雕細琢的精美石碑,以及馱著它們的神靈都成為了具有藝術價值的古蹟。但是它們也不斷地展示著世人希望被永久銘記並永存於世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