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

“以手編織著時光,溫柔磨亮了滄桑,屏息在凝望的語境,今夕是何夕,當來不及傳遞的鐘聲響起,於是我們都發現了歲月的意義,當我在這裡......”

陳粒在《當我在這裡》用清澈如雨的聲音唱出了文物古蹟的斑駁歲月,唐寶在唐山,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看評劇、賞皮影、聽樂亭大鼓,領略“冀東文藝三枝花”的藝術魅力,品味這個城市的深厚文脈。

冀東文藝三枝花

評劇

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位列中國五大戲曲之一。清末在河北灤州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中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廣泛流傳於冀東、京、津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絃等樂器伴奏。樂亭大鼓相傳1850年前後由溫榮創立於河北樂亭縣,與評戲、唐山皮影並稱“冀東民間藝術的三枝花”。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流傳較廣,有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燈影琴聲裡,玉田皮影這項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亦在散發著熠熠光輝。

唐山陶瓷

古老的漢族傳統制瓷技藝,始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據清代撰寫的《灤州志》風俗篇中記載:明朝永樂年間“惟唐山多缸窯能製陶器嬰甕盆盎之屬”。當時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後來略產細瓷。唐山陶瓷裝飾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噴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獨特風格。其主要產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盤等日用細瓷和陳設品,共500多種。

剪紙

最能反映民俗風情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沙沙的刻紙聲,散落的碎紙屑,一個個生動的形象、一幅幅飽含深情的藝術作品,都被人們賦予了吉祥的寓意。

玉田泥塑

俗稱泥人或泥笛兒,是一種用泥土塑造形象再經彩繪而成的民間泥玩具。主要以神話故事、飛禽走獸、戲劇人物、現實生活為題材,工藝拙中見美、粗狂大方。鮮明的色彩,誇張簡練的筆法融匯於形似、神似之間,耐人尋味。

書畫宣紙

遷西書畫宣紙全國聞名,素有“北遷南宣”的美譽。桑樹皮為原料的毛頭紙、紅辛紙、書畫紙等,是遷安獨有的特色產品。

軒小轅文創產品

遷安市依託遷安市文化設計製作的一款IP形象,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款以軒轅黃帝為原形的Q版IP形象,整體形象呆萌可愛,並衍生出一系列旅遊文創產品。

木石軒核桃雕刻

利用野生山核桃內部的天然紋理,經過數十道工序製作而成。遠看栩栩如生,近看紋理優美,風格自然純樸,而且具有深刻內涵和遷安特色,是一款集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於一身的核桃皮工藝產品。

遵化鐵畫

顧名思義是用鐵製作的工藝美術品。鐵畫選材於馬口鐵和鉛絲,根據畫樣裁剪、摺疊、捶打、造型、焊接、烘漆等工序。借鑑於國畫的章法佈局,吸取民間剪紙、木刻、花絲手飾的工藝技術製造而成。鐵畫黑白分明、輪廓清晰、豪放大氣、線條疏密有致,風格素雅大方。主要作品有《下山虎》《蝦》《迎客鬆》《熊貓》等。

蘆葦工藝畫

利用天然蘆葦,經過“煮、刮、薰、熨、刨、烙、編、燙、雕”等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利用其天然色澤和光亮,潔白的自然美製作出花、鳥、魚、蟲、山水風景,人物仕女等多種形式的蘆葦藝術品。

曹妃甸麵塑

屬非物質遺產傳承技藝,其作品在參加馬來西亞等國大型藝術展上,曾被外國遊客讚譽為代表“中國的雕塑”,是“立體的畫、無聲的戲”。蒙冀遼文化博覽會上,麵塑作品“大唐曹妃”榮獲一等獎。

從前的日子過得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生也只夠做一件事。

唐山的文物,見證了波瀾壯闊的歲月,也歷經過人事變遷的心酸。有工業文明蘊含的堅韌頑強,也有山海文明濡染的豁達質樸。

這就是唐寶眼中的唐山,每一樣都典藏著歷史溫度和萬種風情。你們眼中的唐山是什麼樣子的呢!

END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老舍與女作傢俬奔後,妻子趕來,她留書與他:各據一城,永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