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低谷期,人在低谷期的時候往往容易絕望,甚至想不開,但是絕望、抱怨、想不開都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自信:我是幹大事的人!就像《菜根譚》裡講的: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當然,孟子也說過類似的那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當我們心態調整好之後,就需要想辦法改變現狀,如果只有心態的改變,沒有行動的改變,也是不行的。其實,80%的人都是又懶又蠢的。你只要稍微用點心,稍微努力點,就能比大多數人做得更好。曾國藩也說過,世界上最敗人的兩個字:非惰即傲。我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人,喜歡睡懶覺。

在我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基本主要做幾件事情:早起、運動、讀書、寫作、堅持。早起來克服自己懶惰的習慣;運動讓自己保持健康,有一個好的身體,我是幹大事的人;讀書使我不斷學習和思考,因為很多人畢業之後就不學習了,說句不好聽的,很多人在二十多歲時就已經死掉了,只是等到七八十歲才埋;寫作是讓我進一步去思考以及與同一頻率的人交朋友。當然,做任何事情,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首先得成為一個堅持者。

希望目前無論什麼原因而處於人生低谷的朋友,不要氣餒,要去自我暗示並採取有效行動,堅持下去,你只管去做,時間會給你答案!

我當時給自己定的計劃是每年讀20本書,連續好幾年都實現了,而且我也是寫讀書筆記的,從最初的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包括現在利用MarkEditor和Typora寫筆記。這本《華爾街幽靈》是早期讀過的一本書,我有自己的讀書筆記風格,基本上分為三部分:第一,基本資訊;第二,重點摘抄;第三,讀書感悟。很多時候,隨著經歷的增加,我會重新更新讀書感悟的部分,畢竟不同的時候你對讀過的書的理解也不一樣,所以感悟那裡會不斷更新。

* 規則一:只持有正確的頭寸

* 規則二:正確加碼才能獲利

* 規則三:巨量即是套現良機

規則一主要是以最小的成本試錯,規則二主要是在測試對了的情況下高效利用槓桿,規則三主要是把握兌現利潤的時機。我認為,這幾個基本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有的原則和技巧,我目前在交易中也會使用,但是有的邏輯我不太認可。

只持有正確的頭寸這個規則我是非常認同的,根據我個人的交易經驗,虧損的單子拿的越久,往往最終虧得越多,所以要及時清理掉不正確的頭寸。

另外,這裡面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在市場證明你錯誤之前,你要提前離場。這個觀點我不確定對不對,有時候我會用,有時候不會用。當我採取重倉搞起爆點的方式時,由於初始倉位比較重,如果我預期正確的話,行情應該是勢如破竹的,而不是在那裡不斷調整,這個時候我不會等市場提醒我錯誤,而是採取時間止損,不斷減少倉位甚至提前止損,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

但是,如果我不是重倉搞起爆點,而是基於特定的支撐位或者壓力位入場,我把止損放在支撐位或者阻力位外一點的時候,我就不會採取時間止損,通常是等市場來觸發我的止損。因為我不知道市場測試支撐位的時間以及深度,這次我可能時間止損對了,下次我可能時間止損就錯了。所以 Nail Fuller 的觀點認為,在市場沒有觸發你的止損之前,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知道一切,所以提前手動止損,這是缺乏交易執行力的表現。

可見不同的交易者觀點是不一樣的,我不迷信於任何一個成功的交易者,當我對行情有非常明確的時間預期時,我會採取時間止損;當我對行情的發展變化只有空間預期沒有時間預期時,我只有空間止損,不會主動去進行時間止損。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核心的問題:什麼是正確的頭寸?你入場之後很快就有利潤了,算是正確的頭寸嗎?可能一會兒又變成浮虧了。我認為,正確的頭寸就是,當我入場之後,市場給了我一定利潤,然後就再也不會回到我的成本線,這個時候我只需要把止損放到我的成本線上,即便出現意外情況,我這筆交易也是保本離場,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那後面的行情都會在我的成本線以上執行,我的入場就是對的。

雖然,我和作者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理念是一樣的,包括巴菲特也是這個理念,首先要確保本金安全,當然做交易虧損很正常,我要做的是,做錯了的時候儘量少虧,甚至不虧。只不過我們在相同的理念下,各種去思考具體的處理手法。

對於第二個規則,正確加碼才能獲利,本質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浮盈加倉,這個原則我是認同的,但是我也有反對它的地方。有人浮盈加倉,再創輝煌,有人浮盈加倉,一次爆倉。我認為浮盈加倉是沒問題的,但是這裡面其實是有具體技巧的。

作者的觀點是,根據規則一小倉位去測試行情,一旦證明自己是對的之後,開始根據規則二進行加倉,在做對的情況下保持重倉,我認同的是在做對的情況下保持重倉,但是我不認同的是開始小倉位試,對了之後再加大倉位。

我理解作者的意思,作者認為兩次入場之前不是相互獨立的,第一次如果入場證明是對的,那麼第二次入場大機率也是對的,其核心依據就是相信趨勢的力量,但問題是,趨勢的初期沒人確定它是趨勢還是震盪,這就會導致一種情況就是,一旦遇到震盪情況下,第一次入場可能是對的,第二次加倉反而是錯的,結果就導致了之前的浮盈變成浮虧,甚至最終止損。當然,作者有自己閉環的邏輯,那就是加倉的部分也同樣用規則一來過濾,在市場證明自己錯誤之前,自己提前清理掉頭寸。

我認為,兩次入場的獨立性取決於市場的狀態以及我們交易的時間框架,如果市場是趨勢狀態下,那麼第一次入場對了的情況下,第二次入場的勝率就極大提高了,因為市場是趨勢的,但問題是,趨勢的初期,我們不確定是趨勢還是震盪;如果市場是震盪狀態下,那麼兩次入場就相對獨立了,第一次入場對還是錯,對第二次入場不存在貝葉斯機率的關係;所以,我的理解是,在自己確定性強的時候,就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我就敢重倉一次性參與進去,當然,規則一的理念我認可,我也會盡量降低風險,只是具體的操作手段可能不同。

從時間角度來講,越是短週期的連續開倉,可能隨機性更高一些,第二次入場和第一次入場之前就相對獨立一些,因為日內很多時候都是隨機遊走多一些,日線的趨勢性可能更好一些,所以大週期的兩次入場相關性肯定是要比小週期的兩次入場相關性高很多。

但我認為這種加倉方式首先在做對的情況下會失去成本優勢,而在同樣的方向下,誰有成本優勢,誰的交易心態就更好一些。另外,這種加倉方式在我看來也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確定性,所以在沒有增加我的機率優勢的情況下,反而讓我失去了成本優勢,我認為這不是我需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更傾向於重倉搞起爆點。

當然,換句話說,浮盈加倉我是認可的,重倉搞起爆點也是可以加倉的,但是我認為浮盈加倉有三個重要的原則:第一,一定要小於底倉,不然的話,持倉成本會很接近於第二次加倉的價格,重倉搞起爆點基本上不存在這個問題,成本還是會靠近最初入場的位置,不會讓你大幅失去成本優勢;第二,一定要在關鍵位置處加倉,例如上漲過程中的加倉最好在回撥到支撐位附近加倉;第三,加倉的部分需要靈活處理,錯了可以把加倉的部分清倉,這也是規則一所倡導的理念,當然,Nail Fuller 也提到,浮盈加倉的時候是在風險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頭寸,而不是增加頭寸的同時進一步放大了風險,所以加倉的這一部分可以完全當做一次新開倉來看待。

對於第三個原則,巨量即是套現良機,這個我也是比較認可的,但是他說的也不完全對,我不只是看巨量,我還得看價格的變化,所以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放量不漲先離場。就是說,在一波上漲趨勢中,到高位的時候突然放了巨量,但是價格沒有像之前那樣上漲,那我就要先撤了,這個其實和威科夫的一些思想類似,高位是盤面供給大幅增加甚至出貨的一個跡象,所以成交放量;但是如果盤面還是大漲,那我就繼續拿著看看,有時候巨量上漲之後還有更巨量甚至天量的上漲。所以,如果巨量的情況下趨勢依舊,我繼續拿,如果不漲了,那我就撤。

除了上述的三個原則之外,其實書中還有很多其他我認可的思想,比如對了多少次、錯了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的時候賺了多少、錯的時候虧了多少。索羅斯也說過類似的話,這些觀點的根本原則就是勝率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良好的盈虧比。過去我是輕倉交易的,資金使用率基本上都控制在 50%以下,當我回過頭來看我的交易報告,勝率也只有 30%多,盈虧比大概在 2.8,不到 3 的樣子,賬戶也是可以翻倍的;後來,當我改為重倉搞起爆點後,盈虧比就更高了,抓到一個品種的起爆點,賬戶一個月賺 500%很正常,當然,最大的問題是有時候回撤也大。

至於勝率,我發現,當我抓起爆點錯誤時,我的勝率是偏低的(也是 30%多),但是虧損不大;相反,當我抓對一個品種的起爆點時,一段時間之內,只做這個品種,期間無非是加倉、減倉的操作,但始終保留底倉,這種情況勝率很高,基本上都是 70%多。所以重倉搞起爆點搞對了,在一段時間只搞這個品種,期間可以加倉、減倉,勝率很高,盈虧比也很大,往往賺幾倍的行情都是這種品種給的。

所以,我一直覺得好的盈虧比是比勝率更加重要的事情,勝率這個東西偏主觀,事前不可控,容易受意外變數的影響,甚至突然變數比我們透過邏輯分析做預測的變數更有決定意義,但是盈虧比是可控的,因為每筆交易最大虧多少是我們可以確定的,在盈利的情況下,我可以讓利潤奔跑,從而來不斷放大盈虧比。

最後還有一點我比較認同的就是,作者所說的,正確的知識還得加上行為習慣改變的能力,才是成功的交易中最為重要的。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情,想要做成功都必須要做到兩點:第一,實事求是;第二,知行合一。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求知的過程,試圖找到交易的真相,從而達到實事求是的境界,但其實除了這個之外,知行合一是很重要的。

我覺得,讀書的本質是與作者進行精神上的交流,批判性地去閱讀才是對作者最大的尊重,逢迎式甚至迷信式地閱讀只能讓你迷失自我,讀了還不如不讀,就像孟子所說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借天力還以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