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孔子認為人生有三樂:一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二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是人不知不慍,不易君子乎?孔子所說的人生三樂,實際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如果沒有達到這三種境界,就沒有這人生的三大樂趣。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孔子所說的三種快樂呢?那就是仁者和君子。追求仁義道德的人,他可以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樂、永恆的快樂。

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永恆的快樂呢?孔子認為:第一,就是透過學習去追求人生的真正快樂。透過學習,透過老師的言傳身教,並且在實踐中去不斷體悟,學以致用,那就會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所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強調了兩個方面,首先是要學習,然後要實踐。韓愈說:“人生非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都說明對於大多數的人是要透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的。

人類的知識有間接知識和直接知識。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盡快地吸收人類積累的全部知識,就只有學習,接受先知的教導。但是,光是學習不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是為了使自己覺悟,所以學習後就必須身體力行,在生活實踐中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這就強調了實踐的作用。

孔子的學以致用,注重一個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使要把老師所講的道理,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對照和觀察自己坐臥行住、言行舉止是否能夠做到。最主要是觀察自己,每時每刻的意念是善的還是惡的,當達到善的境界時,也就是“仁”了,永恆的快樂也就出現了。所以只有學習和實踐同時並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

第二就是在廣交善友、廣結善緣中獲得人生的快樂。一個人只有廣交善友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南懷瑾認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這個“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中國有句老話:“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這個“遠”不是空間地區的遠,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時離自己遠。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了,能不感到高興嗎?孔子的學問是五百年以後,到漢武帝的時候才興起來,才抬頭。董仲舒弘揚孔學,司馬遷撰《史記》,讚揚孔子,這個時間間隔五百多年了。所以南懷瑾說孔子這五百年來是非常寂寞的。孔子說有遠方的朋友來相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第三,需要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有虛懷若谷的人才有永恆的快樂。一般人都喜歡錶現自己,喜歡突出自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至於別人不理解我,甚至誤解我、誹謗我,我還不怨恨,這更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滿招損,謙受益。”不求出人頭地,但求謙虛謹慎,這是追求“仁”的方法,如果別人說我好話就高興,說我壞話就仇恨,那麼這個人實際上在為別人而活著,他就失去了自我,時時為世間一切所動心,整天為名利而奔波,那麼他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嗎?

透過學習獲得“仁”,踐行“仁”,與“仁者”為友,“仁愛”待人,孔子認為只有這種人才能達到“仁者無憂”的境界,才能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樂,永恆的快樂。

38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歌德的迷思——安全感到底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