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心靈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

——帕斯卡(Pascal)|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及物理學家

我們常常要求別人讀懂我們,尤其對愛人、對家人、對朋友要求更甚,認為他們既然是親密關係中親密關係,就應該是我們肚子裡的蛔蟲。那是否想過我們自身是不是一個合格的聆聽者,是否讀懂了別人說的,以及沒說的弦外之音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八章講的是第五個習慣,“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書中在開頭舉了一個鮮明的例子:

假設你的眼睛不太舒服,去看眼科醫生,而他只聽你說了幾句話就摘下自己的眼鏡給你。但你戴上後看到的東西都是扭曲的,你覺得很可怕。

但是醫生卻惱羞成怒,“我對你多好啊,真是好心不得好報!”

下一次你還會再去找這個醫生嗎?我想一定不會。一個不診斷就開藥方的醫生怎麼能信任呢?

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常這樣不問青紅皂白就妄下斷言。

我們自認為所有說的善意建議對別人都是有幫助的,但是忽略了建議是不是對症下藥!

你是否讀懂了別人的弦外之音?

我自小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別人一句無心之語可能就會鑽進我心裡,認為他們並不懂得真正的我是什麼樣子,常常會因此難過很長時間。在婚姻關係的初期階段,秉承愛情至上的信條對另一半有過諸多要求,既然彼此組合就應該“心有靈犀一點通”,別人不懂我無所謂,但起碼你要懂我!這樣的心理期望在戀愛初期是顆甜蜜糖果,黏黏膩膩的調和生活裡的平淡滋味;但時間一長,對方只出不進的情感賬戶開始虧空,他出於對自己情感賬戶的保護開始凍結,矛盾也就一次比一次激烈。

這也是在很多戀愛、婚姻關係中,為什麼大多數的情侶、夫妻不能相扶相攜直到最後。因為我們過度在乎自身感受,缺乏了彼此靜下心來一起傾聽的機會。

什麼才是知彼解己的“移情傾聽”?

書中給了答案:“知彼解己——首先去尋求瞭解對方,然後再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溝通的關鍵。”

對於這個觀點,孔子在《論語·學而》中也曾提到過,“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那什麼是理解?又該怎麼理解?

書中對移情聆聽是這樣解釋的:要做到移情聆聽就要求我們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本質不是贊同對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對方。

專家說:人際溝通僅有10%透過語言來進行, 30%取決於語調與聲音,其餘60%則透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在與人交往溝透過程中,除了保持一顆誠摯的心對待傾訴者,也需要如福爾摩斯一樣認真觀察,剝絲抽繭地去發現他們話語下藏著的弦外之音。

認真做一個“感同身受”的傾聽者,也要做“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

我們通常會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傾訴?一般是在我們有了困惑、煩惱、悲傷等情緒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忽略外界,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希望有人能靜靜地聽你把話說完。

卡耐基說:“對和你談話的那個人來說,他的需要和他自己的事情永遠比你的事重要得多。在他的生活中,他要是牙痛,要比發生天災數百萬人傷亡的事情還更重大;他對自己頭上小瘡的在意,要比對一起大地震的關注還要多。”說的大抵就是這個情況。

所以這個時候,聆聽別人的感受,也是我們對他人的尊重,別人能夠感受我們帶去的溫暖,緩解內心的痛楚。

同時,書中也透過“先診斷,後開方”的形式告訴我們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第一階段是複述語句,至少能使人專心聆聽。

第二階段加入解釋,完全用自己的詞句表達,用左腦的邏輯思維去理解。

第三階段摻入個人的感覺,右腦發揮作用。這時注意的已不止於言語,也開始體會對方的心情。

第四階段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左右腦並用。

透過四個階段,聽懂別人的弦外之音也就相對容易得多。

同時,在傾聽這個課題上,我們既是傾聽者,也是傾訴者。

要做到感同身受的傾聽,也要擁有“人不知而不慍”的氣度。

不因別人做不到“移情傾聽”,我們卻再生氣惱,這無疑是本不划算的買賣。

再有,我們也該懂得。成年人的世界有言多必失的道理,說得越多越容易暴露自身不足。當生活陷入到不幸當中的時候要學會自我解脫,饒過自己我們才能擁有幸福。

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同時,也祝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幸運與幸福。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道之出口,淡乎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