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農曆2020年春節又要到了,中國人對“年”的情感是特殊的,無可替代的。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傳統年的風俗被飽滿的傳承下來,各地各不相同。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擴大,傳統年味逐漸淡了,把大連年的講究來續一續。
大連人大部分是山東人闖關東過來的,所以延續很多山東風俗。
每年到了臘月23日,就是傳統的小年,就進入了年的節奏。小年這天,到了晚飯前,家家都把提前準備的灶王爺貼畫貼到灶臺旁,擺上香爐,貢品。放鞭炮,煮餃子,送灶王爺上天。寓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四,掃塵,把自己的家徹底打掃一遍,窗明几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到臘月二十八,家家就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比如“走油”,這是當地的土話,就是油炸吃的,像地瓜丸,炸魚,菜丸等;還有就是蒸饅頭,家家都蒸上幾鍋饅頭,用了供奉和吃;有的會自己做豆腐,把黃豆泡好,送到磨坊裡磨成豆漿,而後回家用鍋煮,通常都用滷水點豆腐,然後在房樑上吊個包袱,將豆漿水倒入包袱內控水,然後擠壓成豆腐。
臘月二十九,家家就忙著封門,開始貼對聯,掛旗兒。大門,內門都要貼上對聯,門橫樑上要貼掛旗兒,門上要貼福字或者門神,門頭或者用杆子挑起紅燈籠。聽說以前窮人家早早的就把門封好,這樣討債的看見封門就不進門了。
臘月三十,家裡會把本家的宗譜拿出來,請到自己的家裡,掛到進門對面牆上,大連的宗譜不同於南方的家譜,就是一張較大的帶畫的表,上面記載著一脈人的姓氏,沒有生平記載。宗譜底部擺上香爐,貢品。然後是財神,把財神畫貼到牆上,同樣貢上。還有的人家會在院子裡供奉天地排位,是供奉玉皇大帝的。院子的杆子上會綁一株松樹枝,下面鋪上些許穀草,這是給姜太公留的位置,草用來喂太公的馬。
三十晚上晚飯前,家家都會提著燈籠到家外臨近的十字路口去請神,在路口燒點香紙,放點鞭炮,唸叨幾句“請神仙,祖宗回家過年”的話,然後就提著燈籠回家,燈籠是用來給神仙照明指路的,很忌諱中途熄滅。回家後,就是燒香紙祭拜,煮餃子吃飯。過年餃子經常吃,吃前都要先把餃子給貢品先換上,以示尊敬。
晚飯後就等著跨年了,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炕上擺滿了糖果,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嘮嗑,一遍吃糖果。到了大概22時左右,婦女們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男人們準備發子用的鞭炮,小孩們仍然就是玩。到了23時,就是子時,就開始陸續放鞭炮“發子”了,閤家競相開放,鞭炮聲一直能延續到子時結束,就是初一的1時許。放完鞭炮,家人就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重頭是年夜餃子,餃子裡包著硬幣,豆腐,棗等,為新的一年博個好彩頭,
飯後家人相互拜年,老的給少的壓歲錢。
初一,就進入了大拜年模式,每人都穿上新衣服,各家相互串門拜年。
初二晚上是祭財神,照常是一通鞭炮,香火,晚上吃餃子。
初三晚上是送神,3天年過完了,送神回家,鞭炮,香火,吃餃子。
初四上午將宗譜請下來,再就等到正月十五請上來。
初六“放髒水”,就是洗洗涮涮,清潔衛生。
初七管小孩,包餃子,不讓用針線。
初十“莊稼會”,做八寶飯,寓意來年莊稼豐收。
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家裡養船的,搞水產養殖的,都要放鞭並祭拜,以盼保平安。
十五元宵節,重新把宗譜請回來供奉,掛燈籠,在水缸,水井,菜地等位置都點上蠟燭燈,傍晚要到山神廟,先人墳前等部位送燈。晚上回家自己點屬相燈,祈福平安。
過了十五,年味才算慢慢冷卻了。
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但衍生各異,現在的城市社會,年過的簡單了,文化少了,慢慢的這樣的傳統年也將進入歷史!
只是把自己了解的一點跟大家分享,不當之處,多批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