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公元796年,唐代詩人孟郊走在長安街道,屢次不第,拼搏了大半輩子的他終於進士及第,無以言表,唯有賦詩一首,春風得意馬蹄,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首七言絕句,名冠古今。

可是細細讀來,好像別有一番風味,按詩中所說,他就沒有像辛棄疾那樣了卻君王天下事的氣魄,也沒有像張載一樣為往聖繼絕學的大志。

他即使說個考上進士之後,造福父老鄉親也好啊,可是這些有格局的話,他通通不說,而是隻說了一句看花,他來參加科舉考試,好像就是為了來長安看花的。

這並不符合古代文人正常的審美標準,古代文人甭管心裡想不想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反正說得話一定要到位,格局一定得高。

再者即使孟郊真的很質樸,這些空話,他不喜歡說,但是就是為了看花,這也說不過去。

千里迢迢進京趕考,只為功成名就在長安看個牡丹,杏花,或者蓮花?哪裡的花不都一個樣,即使是考上進士之後,非常高興就喜歡看花,也沒必要非得看長安之花。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這裡的驕穉又是什麼意思呢?

顯然這不符合常理,從此詩的前兩個詞“齷齪”“放蕩”,也能透露出他想看的是貌美如花的美女。

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形容一個女子的美貌,總是與花脫不了干係,你能用花形容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嗎?

用花形容貌美的女子,而花蕊形容比花還美還脆的女子,在五代時期有個著名的花蕊夫人,後蜀孟昶之死,有人猜測就是趙匡胤為了得到她,而被害死的。

當然一日看盡長安美女這事並不“齷齪”,尤其是出身在底層的詩人,他們絕不是象牙塔那樣看盡世間繁華,不染俗世塵埃,反而是黃金屋,顏如玉那種比較世俗的想法。

讀書為了什麼,宋朝皇帝都告訴你了,書中有黃金屋,顏如玉。黃金屋就不用說了,這顏如玉也是喻人,並不是指玉,顏如玉指的是容顏如玉的女子。

我們大家都知道要充分了解一首詩所表達背後含義,必須要了解這位詩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的環境之下,很難具有相同的思想情感。

孟郊早年清貧苦寒,父親也只是個小吏,注意在古代官與吏的區別很大,大部分吏只是官的臨時幫手,不論是從等級亦或是規格薪水,都不能與九品芝麻官相提並論,簡單來說就是不入流。

孟郊的家庭狀況也不像李白那樣很富足,李白整天飲酒作詩,仗劍天涯,即使不工作,沒有在碧溪上釣到周文王,也不用擔心吃不上飯的問題。而孟郊就不同了,他的生活可沒那麼多的詩情畫意,他不幹活就得一簞食,一瓢飲了。

從他的詩中也能反映出來,孟郊的詩詞沒有過多的絢麗辭藻。作為在底層掙扎半輩子的小老百姓,深知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民間疾苦,參加了兩次科舉,都沒有考取什麼功名,一直到了四十六歲才當上進士。

孟郊的大半人生不甚如意,雖然說論他的才華還是家世,對於唐朝那些連房子都沒有的草民來說,已經是很好了,但是他依舊是底層的小草帽,來到了長安,很難不被歧視。

相比於長安這些大都市的豪門來說,咋可能會看上這個來自鄉間奮鬥的小夥呢,即使是不在長安,就是在他老家,一般大戶人家的女子,也不可能看上他,就不要說長安花了。

考上進士與考不上進士,這是天差地別的概念,在古裝劇裡,經常有這樣的場景,男子進京趕考,糟糠之妻獨守空房,等男子功成名就接她,然而那些京城顯貴已經在這些進士中物色女婿人選,尤其是在唐朝,唐朝雖然首創科舉取士,但是每年的進士數量並不多,數量遠不如宋朝之後。孟郊從此揚眉吐氣,再也不會被瞧不起,也難怪春風得意未免寒態。

2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智囊•明智部•億中卷•0272郭嘉虞翻•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