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臺嶺
由於軍臺嶺易守難攻地勢險峻,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再加之從古同官縣駐址所在地的高坪村(北魏太武帝設立同官縣,到北周武帝建帝四年遷出,即446年——575年)129年扎住施政,也是通往富平、關中、陝北等地的必經之地。歷史上的軍臺嶺就不斷有軍隊駐守,修築碉堡工事,才得‘軍臺’之名。
據民國“同官縣誌”卷十七軍警志——保安……4防禦工事記載“……康熙五十九年添設塘兵一名於縣東南軍臺嶺”“……自明季寇亂,人民設防自衛,修建堡寨,故全縣舊堡寨七一九座……二十年及三十年,縣境第一、第二西線碉樓,先後奉令完成一百二十四座”。
清代的塘兵,相當於驛站設有軍事情報的接遞人員。在中華民國時期,據有關資料記載,軍臺嶺是當時軍事戰點的重要防禦工事之一。國民黨守軍為國民軍暫二旅762團1營、2營(少一個連)和迫擊炮排約500餘人扎守,守軍軍臺嶺的山勢築城了3個碉堡群(編號為1、2、3號陣地),共有大小碉堡39個。其主峰一號陣地周圍修成丈餘高的峭壁,凡易接近之處都挖有丈餘的深壕,陣地與陣地,地堡與地堡之間,均以網狀交通壕貫通,其防禦前沿設有屋頂形鐵絲網一道,並埋有800餘顆地雷。
在1948年11月19日——23日被西北野戰軍4縱12旅和1縱獨1旅(2師)奉命攻打銅川軍臺嶺國民黨守軍,用炮擊毀整個碉堡群。
從以上資料來看,這是記載清朝(1720年)向軍臺嶺派駐塘兵和明朝就有修築堡寨的最早記錄。但軍臺嶺又是軍事要地,銅川縣城最高控制點和交通咽喉,山頂上修築的碉堡是否列入縣誌所云數字之內,碉堡建設最早是哪個朝代,駐軍如何?都暫未找到相關更多的資料來佐證。
在1948年11月23日,軍臺嶺第二次解放戰鬥結束後,高坪村村民王西京在此山坡上放牛羊途中,撿到一個未炸的“手榴彈”(俗稱大鐵蛋、炮彈),回村的路上,摔了幾次都未炸,回到村莊後,向眾人獻說玩耍,用猛力使勁擲地而爆,當時就發生了本村村民王丟、趙山水連同王西京本人炸死的悲劇。
在六十年年代初,高坪村村民還在軍臺嶺1號陣地(主峰碉堡)前和老石頭鱉窩前開荒種地,刨出了戰爭後遺留在土地中的子彈、子彈頭、子彈殼、軍工刀、刺刀、軍用鐵鏟、軍用鋼殼帽、手榴彈鐵殼等鏽跡斑斑的戰爭遺物,但當時沒有收集儲存的意識,從而使這些戰爭遺留物又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王益有關部門及愛心人士多方籌資,於2016年在軍臺嶺的西南側,基本上仿照了原軍臺嶺的形狀,新修建了“軍臺嶺戰鬥紀念碑”,“戰鬥紀念碑廣場”“碉堡”等紀念建築,積極挖掘了軍臺嶺的紅色文化,以百年戰爭時期的軍臺嶺戰役為基礎,打造了3A紅色旅遊景點,打出了紅色傳統基因的軍臺嶺名片,引來了省內好多單位和愛國人士群眾,單位黨組織及黨、團、婦、工等群體前來祭奠光榮獻身的革命烈士,參觀舊軍臺嶺的舊碉堡遺址,該地方現已成為紅色傳統教育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