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臘月二十七,宰公雞,一般到了這日子,老百姓家裡面會開始宰殺自家的家禽,燜熬燉煮,預備年菜。據說上好的雞湯高湯吊味,還要加上金華火腿,用文武火交替,煮上幾十個小時,想想就覺得流口水。

為什麼臘月裡要宰公雞,還真是眾說紛紜。

有的人認為啊,公雞可以辟邪,年底的時候殺一隻可以用來去一去煞氣;

還有的人說,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父系社會留下來的傳統;

至於為啥不是宰母雞呢?在此斗膽推測,母雞它得留著下蛋呀,就相當於韭菜苗得留著,被人接著割一樣。

雞這種家禽,可以說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陪伴著人類從矇昧走向現代,走過了幾十個世紀,是人類的好朋友。

當然也被人類吃了幾千年。

公雞:我太難了。

很多人覺得,人類馴化動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目的,是讓動物為自己勞作來創造價值。實際上還真不好說,因為在物質匱乏時代,馴養動物的第一目的就是為了吃,貪吃才是第一生產力。

至於開發出動物的副業,那都是後話了。

除了被吃之外,雞還要為人類做很多其他的貢獻。特別是公雞,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司晨”——每天早上起來要去打鳴,提醒人們天亮了要開始勞作。

因為一直是公雞打鳴,因此久而久之,人們也將之與當時社會下的男尊女卑觀念相結合,產生出了獨特的理論。周武王討伐紂王,兩軍在牧野交戰,周武王在戰場之上鼓舞士氣,向士兵們宣讀紂王的種種罪狀,就說道:

“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古人早就說過啊,母雞是不能早上打鳴的,一旦母雞早上打鳴,家道就要滅亡。

周武王引用古人的這套說辭,來抨擊紂王對於妲己的寵幸,多少帶著一些“紅顏禍水”觀念的色彩。其實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商周之際,雞這種家禽就已經被中國人賦予了雌雄、尊卑的意義。

當然人們還給公雞賦予了很多其他的文化內涵,其中之一就是勇武。一方面公雞走路的時候昂首闊步甚是勇武,另一方面公雞相鬥的時候互相乍毛,毫不退縮,這一切自然是被尚武的中國人看在眼裡,久而久之,公雞也就成為了勇武的象徵。

據說孔子的弟子子路,年輕的時候打扮特別非主流,頭上一直“冠雄雞”,戴著一個像雞冠子一樣的帽子,插著羽毛甚是顯眼。四處惹事,顯得自己很厲害。

後來子路還曾經“凌暴孔子”,專門欺負過孔聖人。但據說被孔子用禮樂之道點化,最終,子路穿著得體的禮服,規規矩矩拜入孔子門下。

當然子路到底是被孔子的禮樂之道點化,還是被孔子的拳頭點化,咱們就不好說了。畢竟孔子身高1米9以上,從小還練武,誰欺負誰還不一定呢。

古代的中國人尚武。氣力相搏,拳拳到肉,是絕佳的宣洩娛樂方式。但中國人同樣更重信義,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朋友之間,信義是不可少的。

據說曹操當年有一次,路過忘年好友、已故太尉橋玄的墓,名人趕緊停車,買來雞肉美酒,祭祀一番。隨後曹操哈哈大笑告訴眾人道,橋玄臨死前跟自己有過約定:

“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歩,腹痛勿恠。”

路過我的地盤,你要是不拿一隻雞,一斗酒來祭祀我,你曹孟德走的時候鬧肚子,可別怪我!

其實橋玄在乎的不會是死後墳上的那隻雞,曹操也不會在乎鬧不鬧肚子。

真正重要的,是朋友間的約定啊。

對於久居城市鋼鐵叢林,生活難以自理的鴞胖來說,宰公雞這種事還是留給菜市場還有飯店大廚來做吧。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習俗會消失或被替換,但我們相信,中國人骨子裡面的人文精神,永遠不會消失。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故宮竟然沒有一個廁所,上萬人如何解決如廁問題?古人智慧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