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年初一上午忙著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花紙(即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這是豐子愷在《過年》中,描述的一幅團圓景象。

“年初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也是現在的“春節”。這一天,晚輩們要給長輩拜年,準備茶點款待客人,迎接新年和春天。

春節將至,北京民眾選購年畫。

歷史悠久的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重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了年三十,正月初一接踵而至。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 “春節”。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過春節的歷史相當悠久,而且,舊日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開始,或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才算結束,日子過得不緊不慢。

“由於出現的時間很早,春節相關慶祝活動自有文字記錄以來就有。”民俗學者王娟說,只不過最初活動時間不太固定,一直到漢代有了規範的曆法,這個日期才確定下來。

在農耕社會,過年堪稱一年中難得的團聚、休閒時光。過年或者說過春節更像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除夕、正月初一達到高潮。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每一天都有講究以及相對應的一些習俗。

正月初一是“雞日”

正月初一,在整個新年年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商鋪掛滿了帶有濃濃年味的年貨

傳說,從正月初一到初七,女媧在前六天的時間造了雞、狗、豬、羊、牛、馬,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七天分別被稱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

也就是說,正月初一又為“雞日”,古人特別重視雞,稱其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

還有傳說稱“天雞吃鬼”,在這一天,人們會畫雞貼於門上,以示謹始。最早雞的造型是刻在門上的,後來又衍生出剪紙、年畫等形式:公雞口中都叼著“五毒”,即蠍子、蜥蜴等,表示驅邪辟邪之意。

拜年敬長輩 準備茶點款待客人

吃過年夜飯,也接回了灶王爺,踩著一地鞭炮紙屑殘渣,正月初一照例是要去給各家各戶的親戚長輩們“拜年”。人們穿起新衣,預備好茶點糖果,款待客人。

各種造型的“鼠”年花燈

這也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說著祝願身體健康一類的吉祥話。長輩呢,也要給晚輩發點壓歲錢,皆大歡喜。

之後,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也會互相登門拜年或聚會暢飲。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春節期間,熟識的人在路上遇見了,要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等等,或者簡簡單單來上一句“過年好”,話雖不多,卻浸透了過年的喜慶勁兒。

為啥這一天不準“動掃帚”?

春節時,古代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明朝大畫家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

另外,相傳正月初一是掃帚的生日,所以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把好運統統掃光。假如非得掃地不可,得從外頭往屋裡掃,便不會“破財”。

同理,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人們便在大年夜把家裡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再準備好一個大桶盛廢水。

今天看來,那些禁忌自然帶上了些許迷信色彩,但就實際生活而言,也有另外一種含義:希望人們少操勞、過年時多休息。

餃子之外,正月初一還有這些吃食

餃子是春節期間的必備美食。這之外,古代還講究吃雞蛋、五辛盤。晉 周處《風土記》雲:“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煉形。又晨啖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

五辛盤所放的蔬菜,各地並不完全一樣。一般含有蔥、韭菜等五種味道辛辣的蔬菜,也有的地方會放香菜、春菜等,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寓意。但總的來說,“辛”諧音“新”,表示迎新之意。

從中醫角度講,吃點有辣味的菜,也是對身體的調節:整個冬天濁氣都堆積在體內,古人認為,吃些辛辣的採藥東西有利於釋放那些濁氣,而且新年伊始要吃“新”東西,呼應即將到來的春天。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有著重要意義。綿延至今,年俗早就成了一種無須解釋的文化,融入人們的血脈。即便背井離鄉多年,同樣魂牽夢縈。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大年初三不能吃米飯?過年民俗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