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面對今日地球之濫疫,人類生存多壓力。人們對健康的期待、養生的追求、生命的尊重越來越是重視。而關於健康養生,先人們又是如何闡釋,又是如何擇食攝入的呢?

《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魏/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魏武帝熱心於研究煉氣養性之理,以求健康長壽。在他的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道是說酒意不在酒,看似山水在心間。可謂是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江村》

唐/杜甫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復何求?

“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的年月裡,顛沛流離,備受艱辛,體衰神傷。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體貼,小兒親暱。溫馨的家庭生活給了詩人至純至厚的情,至深至廣的愛,才使他晚年一度過得安閒而自在一些。

《負冬日》

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

白居易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蘇沈良方》

宋/蘇東坡

羽蟲見月爭翻翻,

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

見露氣人霜逢根。

東坡先生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藥,收集民間驗方,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食粥》

南宋/陸游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得神仙。

陸游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蔔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攝養詩》

明/龔廷賢

惜氣存精更養神,

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

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

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

任我逍遙過百春。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遣懷雜詩》

清/袁牧

其一

一笑老如此,

做何消遣之?

思量無別法,

惟有多吟詩。

其二

譬如將眠蠶,

尚有未盡絲,

何不快傾吐,

一使千秋知。

袁牧主張動靜結合,在讀書間隙不妨做點清掃書齋等事,既可活動筋骨,又可創造清潔的環境。字裡行間充滿著樂觀進取遺囑後人的精神,頗能給人以啟迪。

《不氣歌》

清/閻敬銘

他人氣我我不氣,

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

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

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危害太可懼,

誠恐因氣命要去。

我今嘗過氣中味,

不氣不氣真不氣。

養生之道雖無一定模式,但有規律可循。古今許多名人的養生詩歌,對自己的長壽經驗都有總結,值得我們借鑑。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大年初二,姜昆在家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