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前不久,秦始皇陵博物院總工程師周鐵披露,在對秦始皇陵最新鑽探工作中,考古人員已基本了解陵區的大體結構。另外還發現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積甚至達幾千平方米。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座古墓裡,竟然藏著一個“動物世界”。下面咱們就來聽聽,考古學家們在秦始皇陵裡新發現了什麼,這些發現又有什麼意義。

第一是發現了400多座陪葬坑和大量的石制盔甲。考古學家們通過勘察,發現這些石制物品不僅沉重而且很脆,應該不是用於實戰,很可能是作為兵馬俑的配置用來陪葬,但是這些石製品的真實作用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第二個也是特別令人震驚的發現是,在陵墓裡竟然發現了“動物世界”。這個發現是在最近的考古發現裡公佈的,在陵墓內,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各類動物達數千件,是目前發現動物種類最多的中國帝王陵。

說起秦始皇陵,早在1974年就被發現了。咱們都知道,自秦始皇13歲即位起,就開始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修了37年。修建的時候,挖到泉水之下,開始用銅汁澆鑄加固。墓宮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和百官相見的位次,放滿了奇珍異寶。為了防範盜竊,墓室內還設有一觸即發的暗箭。墓室彎頂上飾有寶石明珠,象徵著天體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嶽和九州的地理形勢,用機械灌輸了水銀,象徵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著金制的野雞;墓室內點燃著用鯨魚油製成的“長明燈”。陵墓周圍佈置了巨型兵馬俑陣。

這樣一座重要的大墓,如果發掘開採,意義實在是不可估量。可是,在秦始皇陵被發現的40多年裡,國家一直沒有對這座重要的陵墓進行大規模發掘。

實際上,在秦始皇陵發現的四十多年來,關於是否對其進行大面積發掘一直存在爭議,但最後還是暫緩發掘的意見佔了上風,這導致了秦始皇陵在公眾心中一直是個謎一般的存在。

那麼,這次的發現對於我們認識那時候的歷史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印證了古人重視死後世界的說法,他們講究事死如事生,也就是說,死後也要和生前一樣。不僅中國如此,在關於古埃及的考古發現中,也有木乃伊貓、狗、鱷魚的出土,看來這不是偶然的巧合。

第二是有助於我們認識古代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係。這次的考古發現,可以證實,在秦朝,對動物的利用至少已經達到了12種。馬是一種戰略資源,因此佔有特別地位;鹿、麂是野生動物,體現的是古人的狩獵行為;魚鱉雞羊屬於可食用動物;蚌貝等則屬於裝飾品。天鵝、鶴等禽類動物較為罕見,在陵園7號坑展現的是人馴養禽類動物的場景,說明在秦朝已經出現了人與禽類動物、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畫面。另外,還有一些動物骨骸因為殘毀嚴重,還要等待進一步發掘。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館館長侯寧彬看來,動物世界與人類世界自古就相輔相成,動物考古學興起之後,對於現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理念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以上就是秦始皇陵發現的最新進展,如果你感興趣,不妨保持進一步的關注。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古人的“造幣機”長什麼樣?如何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