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引言

《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與《紅樓夢》被統稱為中國四大名著小說,能夠被稱之為名著,其韻味可想而知。現如今隨著影視業的發展,這四部小說都已被拍攝成影視劇展現給大眾欣賞,受到一致好評,然而,在這四部名著的背後,有許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真相,即建國初期其實是“六大名著”,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刪除了兩部才變成了“四大名著”。那麼,被刪除的是哪兩部呢?

​01

起初,四大名著的稱呼尚未出現,被人稱之為四大奇書,只是,在當時的文學界,只有類似於《史記》、《莊子》等書籍才有資格被評選,如果與現在的四大名著形成對比便會發現,其選材有著本質的區別。小說注重於故事內容、情節發展,大多涉獵一些虛構場景,而史記一類的書籍則是以史為主,真實性是它所追求的真理。

當然,這不僅僅侷限於當時的文學風格,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個年代《紅樓夢》還是一部未出世的作品。

提出了四大奇書,不代表所有人都認可,畢竟文學上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士子為了捍衛自己熱愛的文學風格,極力鼓吹自己所鍾愛的書籍,於是,社會上出現了成千上萬的版本,直到一位元老級的文學家“馮夢龍”拍板,才正式確立了下來。

為了統一標準,他選取的方法也根據大眾的角度來考慮,最後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與《金瓶梅》定位四大系列。這樣的選取可謂是非常貼切大眾角度了,即使是現在,也僅僅只有一部之差,《金瓶梅》與《紅樓夢》。

​02

相信大家對《金瓶梅》都有所瞭解,雖然時代久遠,但這部書依然流傳了下來,只是現如今已經變成了禁書,不被大眾所傳閱。原因也簡單,內容不符合如今的社會發展,多少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至此,《紅樓夢》出世後便取代了《金瓶梅》。

四大名著早已有了定論,這六大名著是為何意呢?其實,這就要歸咎於歷史的發展與文學的進步。

清朝中後期,中國的文化底蘊逐漸以文字形式展現出來,許多愛好文學的作家也潛心創作,重點是他們所創作的小說質量非常受大眾喜愛,其中《儒林外史》與《聊齋志異》也在其中。

相比較之下,眾人覺得這兩部小說與之前的四大名著不相上下,便開始流傳起六大名著的說法,這樣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讀者的認同,持續了近百年光陰。按理來說,這兩部也沒有什麼不好,怎麼會消失在名著行列呢?

​03

有些讀者認為是否與《金瓶梅》一致,內容有所不妥?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儒林外史》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抨擊人性的善惡,用故事來體現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只能說帶有強烈的批判性,並沒有任何的不妥。

至於《聊齋志異》那就更加不會。值得一提的是,《聊齋志異》也已經是影視劇作品了,雖然多少有些改動,但大體還是不差的,換而言之,這部小說能夠被拍攝成影視劇,其內容肯定是可以宣傳的。

關於背後一切的原因,這居然只是一個小小插曲,小到對現在來說是絲毫沒有難度的難題,但卻是兩部著作退出名著的主要原因。

據瞭解,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刊印社就開始選取材料刊印,奈何當時的中國還處於批判封建迷信的高峰時期,對於這樣的書籍多少有些牴觸,再者,《聊齋志異》雖然已經被放映,可其中的情節還是有些嚇人的,對於小孩子還是有影響。

至於《儒林外史》,所表達的觀念過於消極,讓人讀完後倍感淒涼、無奈,對於正處於當時生機勃勃的新中國來說,這也是不被允許的。

​​結語

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讀取的書籍,每一部書籍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傳承,一部小說看似只是一部小說,但它其中包括的內容是集合了中國數千年的變遷歷史、是一個時代的面貌,是一位作者的心血。它們的分量我們無法批判,但它們所帶來的成就不可限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都漸漸有了它們的身影,得到了一致好評,這就是中國文學。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散文《說不出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