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兵馬俑,相信所有人都會想到聞名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秦俑坑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數以千計的陶質士兵和戰馬,學界和媒體都統稱其為“兵馬俑”。(嚴格說來,只有其中計程車兵“手辦”可以稱為俑,因為在古人的眼裡,俑就是特指人偶。比如東漢大學者鄭玄曾經寫道:“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但是後來為了描述的方便,大家也將動物類的稱為俑了,屬於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馬俑基本上是真人、真馬的原大尺寸,而且採用了高度寫實的藝術手法,連士兵的頭髮、馬的眼睫毛都表現出來,所以塑造出來的作品很具有震撼性。與之相比,可能較少有人知道的是,這批兵馬俑並不是最早的“秦兵馬俑”,就在秦都咸陽附近的塔兒坡村,考古人員還找到過更早的。
塔兒坡秦墓的發現和發掘塔兒坡墓地的位置
塔兒坡這個村子位於今天陝西省咸陽市的北部,地貌上屬於渭河階地,也就是河岸的黃土高地,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很適合營建墓葬。所以可以從地圖上看到,在這一帶還分佈有秦的先公陵和西漢帝陵。
1995年的時候,當地有一座工廠準備建設,事先按照文物法的要求請考古人員來進行鑽探。俗話說得好啊,地下文物看陝西,更何況是在這古墓雲集的咸陽原呢?果真,考古工作者就在大約80畝地的範圍內發現了將近400座墓葬!於是,考古人員對這批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研究結果表明,這批墓葬絕大多數都是戰國時期的秦墓。
出土“秦兵馬俑”的墓M28057平剖面圖
出土兵馬俑的墓,編號為M28057。這是一座典型的小型洞室墓。它的基本結構也不復雜:首先在地上挖一個方方正正的土坑,這是墓道,深度為4.3米。而後在墓道的底部橫向掏挖出一個水平的洞,這就是墓室了,跟今天的窯洞頗為相似。埋葬的時候將棺木和隨葬品放進墓室,把墓室口用木板或者磚塊封堵起來,最後再給墓道里填滿土,就大功告成,可以伏惟尚饗了。
M28057裡葬有一位墓主人,可惜由於時代久遠和儲存環境欠佳,墓主人的骨頭很殘碎,無法辨認性別和年齡。隨葬品主要是陶器,擺放在棺材側面。另外,在棺材一側的土壁上有一個小小的土龕,兩件兵馬俑正是位於這裡。
戰國“秦兵馬俑”長啥樣說了這麼多,這兩件兵馬俑究竟長啥樣呢?
就是下面的樣子:
第一眼看到這兩位,很多人都會“震驚”吧?跟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相比,這兩件無論在體量還是造型上,都顯得過於幼稚。它們的高度連人帶馬只有22釐米左右,造型也只能用“樸拙”二字來形容,不像藝術品,反而更像是兒童的捏塑作品。
儘管如此,這兩件“兵馬俑”的考古和歷史價值仍然很高。這得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
戰國“兵馬俑”的價值考古工作者根據墓葬裡出土的陶器,將這座墓的時代為戰國偏晚的時候,差不多是秦惠文王到秦武王的時代。差不多與之同時,在趙國發生了一場重要的改革——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武靈王為了提升軍事實力、開疆拓土,大膽地改變裝束和作戰方式,“出胡服令,而招騎射”,在趙國大力發展騎兵,最後取得了豐碩的戰果。
從塔兒坡秦墓出土的這兩件小陶俑來看,趙國的騎兵改革很可能不是獨一份。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塔兒坡的“兵馬俑”在衣著打扮上也很有特色。騎馬人頭戴碩大的風帽,跟今天羽絨服上配的帽子別無二致,而且能看出來這帽子還帶有毛皮一類的包邊。顯然,這種帽子特別適合在寒冷的戶外使用,既保暖,又防風。
再往身上看,騎馬人穿的也不是典型的寬袍大袖式的袍服,而是一種很貼合身材的窄袖短袍,下襬不超過膝蓋。這樣的服裝特徵,自然讓人聯想到了趙武靈王的“胡服”。想要靈便地乘騎馬匹,穿著寬袍深衣是無法實現的,腿都邁不開。先秦時代中原地區之所以長期能夠不易服,是因為打仗要麼是步兵要麼是車兵,不存在很大的騎馬需求。
而到了戰國晚期,戰爭規模擴大、戰爭形式多樣,舊的作戰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戰勝敵人的需求,所以有條件的國家都會嘗試改變。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在很多方面吸收借鑑北邊胡人的騎兵,秦國也不例外。有研究者考證陶俑的服裝和麵部特徵後認為,塔兒坡秦墓這兩件騎馬俑表現的是與秦人關係甚為密切的義渠戎人。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見仁見智吧,起碼馬前卒認為是無法根據陶俑的面相來準確判斷族屬的。但是,陶俑的整體風格是“胡氣”很濃厚的,這一點殆無疑義。
我們知道,秦人本就是以養馬起家的,與周圍的戎人有著數百年的愛恨情仇,二者之間在物質、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非常多。所以對於秦人來說,“胡服騎射”的難度可能比趙國還要小很多,拿來用就是。不像悲催的趙武靈王,還得做很多思想工作勸說老臣們易服。
塔兒坡秦墓出土的這兩件陶俑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騎馬俑,跟後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相比,它還是顯示出一定的原始性。最明顯的一點就在於馬背上沒有鞍具,人直接騎坐在馬背上。到了秦始皇的時代,騎兵所用的馬就都裝配馬鞍了。西漢時期成書的《鹽鐵論》中提到,“古者,賤騎繩控”,所謂的賤騎就是騎光背馬,恰好與塔兒坡秦墓出土的陶俑相合。但無論如何,它都是研究我國騎兵和戰爭形態演變的重要物證。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騎兵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