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之名,最早出現在南宋洪邁所著《夷堅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為起居郎……嘗以夜半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說明八段錦在北宋已流傳於世,並有坐勢和立勢之分。
八段錦在養生文獻上首見於南宋曾?著《道樞·眾妙篇》:“仰掌上舉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鵰焉;東西獨託,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復而顧,所以理其傷勞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臟矣;咽津補氣,左右挑其手;擺鱔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但這一時期的八段錦沒有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訣化
八段錦被分為南北兩派。行功時動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動作的,被稱為南派,偽託樑世昌所傳;動作多馬步,以剛為主的,被稱為北派,附會為岳飛所傳。從文獻和動作上考察,不論是南派還是北派,都同出一源。其中附會的傳人無文字可考證。
八段錦究竟為何人、何時所創,尚無定論。但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導引圖》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圖勢與八段錦圖勢中的“調理脾胃須單舉”、“雙手攀足固腎腰”、“左右開弓似射鵰”、“背後七顛百病消”相似。
八段錦功法基本共識
(1)傳統八段錦流傳年代應早於宋代,在明清時期有了較大發展;
(2)傳統八段錦創編人尚無定論,可以說八段錦是歷代養生家和習練者共同創造的知識財富;
(3)清末以前的八段錦主要是一種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導引術;
(4)八段錦無論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練法,都同出一源,在流傳中相互滲透,逐漸趨向一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