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上聯:上天言好事

下聯:回宮降吉祥

橫批:一家之主

小年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意味著年關將近,不用一週就過春節了。家家戶戶除了要送灶王、大掃除、貼窗花、貼對聯、洗澡、理髮、吃糖果、扎草馬等這些應節活動,還會為家裡購置物品,乾乾淨淨的過春節。

小年為什麼分南北,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在中國的古代,過小年的時候,有著“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即政府官員,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人家,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水上人家,在臘月二十五迎來小年。

這個規矩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清朝的時候,皇親國戚一到年底就會舉行祭祀大典,而那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三。舉行大典需要有相應的禮法規範,準備祭祀的物品,這是一項很大的開支,當時的清政府為了減少預算,少花錢,也就會在小年這天,順便就祭了灶王爺。

清政府的首都在北京,這樣的祭祀大典備受關注,久而久之北方的老百姓就紛紛效仿,都在臘月二十三過了小年。而南方地區訊息比較閉塞,訊息傳到他們那裡,已經是晚了一天,南方也就在臘月二十四這天過了小年。

後來,這種現象慢慢地成了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在國內也就出現了,過小年的兩個不同版本。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北方地區逐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地區則把臘月二十四定為小年。

灶王爺到底是誰?

在農村,一到春節,家家戶戶就會在鍋臺旁,貼一張灶王爺的畫像,說他是一家之主,是掌管福禍的神仙,需要祭拜。

那麼畫像裡的灶王爺是誰呢?

傳說這灶王爺,他的原名叫張生。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老百姓,就是那種放在人堆裡,找不到存在感的人。就這樣的相貌,卻娶了一個賢惠的媳婦,郭丁香。這個丁香呢,自從嫁給張生之後,是起早貪黑,辛勤持家,沒過幾年的功夫,家產大增,金銀滿箱。那是騾馬成群,瓦舍百間。四里八鄉的人,都羨慕張生娶了一個能幹的好媳婦。

張生,有了錢,思想就浮躁了,膨脹了,總想著換個漂亮媳婦。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是成天地虐待丁香,沒過幾天,還真把丁香趕出了家門。隨後取了個年輕漂亮的媳婦,誰哪知道這媳婦是好吃懶惰,光花錢得主,愣是把若大的家業敗了個精光。沒了錢財的張生,媳婦跑了,家業敗了,最後淪落到街頭,成了乞丐。

俗話說得好:休了前妻,沒飯吃。

這天,張生要飯,要到了一家門口,這家主人看他可憐,就給他盛了一碗湯。張生喝完湯,抬一看,竟是前妻丁香。心裡是羞愧難當,無地自容,轉頭就鑽到鍋底下,被活活地燒死了。負責巡視的天神把看見的這一幕,並彙報給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了,認為這個張生心眼還沒壞到底,還能回心轉意,既然死在鍋底下,那就封他做了灶王,成為了一家之主。這天,也就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即是灶王爺的忌日,也成了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日子。玉皇大帝,再根據他彙報的情況,來決定下一年,對這戶人家是獎勵還是處罰。

過小年,都有哪些習俗?

根據民間的習俗,送灶王爺上天,人們怕他上天說話壞,在送他上天彙報工作的時候,就用秫秸插個馬,做點麵條,叫他吃飽喝足,上天彙報的時候,多說些好話。後來,人們又多加了一個糖盤,叫灶王爺吃了糖盤,粘住他的嘴,確保他說不了壞話。

1:祭灶 就是把在灶臺旁貼的灶王爺的畫像揭下來(揭下舊畫像,貼上新畫像),把糖抹在灶王爺的嘴巴上。基本上都用“關東糖”、“糖瓜”和“麻糖”,不論是什麼糖,在這天都把糖果要吃掉。

2:大掃除生 把屋裡屋外,徹底地清掃一遍,擦玻璃,洗衣服,寓意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3:理髮洗澡 無論是大人、小孩,個人衛生也就提上了日程。到理髮店理個髮,換個精神面貌。再洗個澡,精神煥發。人舒服了,心情也就好了,畢竟是快過年了,圖的就是個吉利。

4:趕集購物 俗話說:“二十三啃糖盤,再過七天就到年” 春節馬上就到了,特別是在農村,家裡大人會帶著孩子趕集,置辦年貨。買窗花,買對聯,買鮮肉,買瓜果,買衣服,買鞭炮,賣雜貨等,為迎接新年做準備。

總結:其實過小年,送“灶王爺”,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依照傳統風俗,臘月三十三、二十四都叫做“小年”。之所以這麼稱呼,就是因為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也就是“大年”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欲練此罷了。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流金歲月》:這個看似尋常的女子,擁有許多人缺乏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