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養生之道歷史悠久,據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龍馬負圖、伏羲觀象畫卦時代。據傳,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成先天八卦,後來經周文王將先天八卦演變為後天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可以說是儘性命之理,寓養生之道,遠在六合之外,近於一身之中。

在《周易》和《黃帝內經》兩書中對八卦和生命運動及祛病養生的原理有更為詳盡的敘述。我們的祖先運用這些理論,經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逐漸形成了一套祛病強身延壽的、行之有效的養生功法。但這套功法在奴隸制社會直被統治者所佔有,成為祕而不傳併為少數人所掌握的東西,根本談不上普及。

至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兩大派,以孔子為首的儒教繼承和發揚堯舜禹湯文武之道、周公之禮,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世之法。其門徒曾子所著的《大學》子思所著的《中庸》,都著重闡述孔門的養生修身心法。

曾子謂“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子思則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曾子的“止於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把握思維,調適性情,使之處於中和、至善之地,這有益於心身的健康。

諸如,仁中誠理性,都是孔門正心修身的核心,也是古聖先賢獨覺之處。又如孟子所說的:“人有雞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養生之道無他,就是懂得“收放心”,這樣才能“養吾浩然之氣”。可見儒家的養生之道是與其治世之道合二為一的道教以老子為首,其《道德經》已成為道教之祖書。

莊子的《南華經》、魏伯陽的《參同契》、張伯端的《悟真篇,以及後來道教正統的《丹經道書》,無不以《道德經》為依據來闡述發揚個人的養生觀。老子之道其大則無所不包,其細則無所不入,生天地,育萬物。

道本無名,強名曰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又稱“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提倡“虛無”或“無為”,虛中有實,無中生有。

認為萬物從虛無中來,在養生上則是虛其心而實其腹,從而強其身而壯其骨。“無為”實是無不為,指存無為之心,而行有為之法,即存無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釋家即佛教,西漢年代傳人中國,至隋唐達到鼎盛時期。佛家也自有一套養生之道。

自古以來儒、釋、道名為三家,其養生之道則互有傳授,互相吸收。由於多種原因,長期以來這些養生功法被披上神祕色彩,說得神乎其神,高深莫測。加上一些江湖術士的渲染,競成了成仙昇天,長生不死的法術。不過,養生功法雖沒有術士們說的那樣神祕,但確有其難於理解和神奇之處。如果得到真傳而又按照要求迸行研習,持之以恆,定能使身體轉弱為強,甚至返老還童,安度百歲亦非虛言。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明/吳又可《瘟疫論》之《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