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老子的《道德經》全文不過5000字,但卻寫盡了智慧。最近我讀了齊善鴻教授的《齊善鴻講道德經》,受益良多。

《道德經》講述的是“道”和“德”,所謂“道”,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是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而人其實並不平等,一個啟蒙過的人,一個開悟的人,一個悟道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才算真正活過。這樣的人,就是有“德”之人,“道”在外,是客觀規律,“德”若入人心,並驅動行動,就是有“德”。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就用各種方式,向我們呈現了何為“道”,以及有“德”之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大道生育了萬物,萬物又成為了呈現大道的載體和形式,所以古代的聖人才強調”格物致知“,透過理解萬物的客觀規律,實現了悟大道的存在與規律。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道”,看不見,摸不著,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非要知道這些呢?其實很簡單,如果用功利的語言回答就是:知道了這些“道”,並順著它去做,人才能“不惑”,才能最大程度地“心想事成”。

希望獲得確定性——這是人的本能之一,這滿足了我們潛意識中對於“安全”的需要,所以,這個基於本能的bug體現在認知層面,就是我們希望獲得立竿見影的、有獲得感的知識,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希望獲得“看得見、摸得著”,能立刻產生效果、收益,或讓自己感覺良好的知識。這種大腦的bug,使我們容易短視,重“術”,而輕“道”。

比如市面上賣得最火的書籍,多半是成功學、致用類書籍,它們都滿足了我們對於“術”的需要,這種拿來就用的感覺,讓我們能體會即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它很容易上癮,但同時,也容易限制我們的思維。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看完這些具體的“術”,我們最好還能提煉出背後的“道”,或者,有必要挑戰一下自己的大腦,看一些超出原有認知範疇,甚至看上去有些枯燥的”道“。

我小時候喜歡翻字典,長大後很喜歡看概念書,這和很多人的習慣不同,大多數人更喜歡看案例和故事,因為這樣更具可讀性。我覺得概念是很神奇的,短短几個字,凝練著豐富而準確的內涵。有時候,仔細揣摩一個概念,會體驗到無窮的樂趣。後來我發現,這個不經意的習慣,大概更能培養自己“悟道”的能力。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悟了道,又怎麼樣呢?我們就不會困惑了嗎?“悟道”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兩極,換言之,不是隻有“未悟道”和“悟道”這兩個層面,而是在“未悟道”到“悟道”之間,還有漫長的道路,而這個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

在上高中的哲學課時,老師講到“螺旋式上升”這個概念,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在我自己的個人成長經歷中,我反覆體會到了成長的大的趨勢是向上的,但是道路卻是曲折的。的確是螺旋式上升,在這個過程中,時常陷入瓶頸,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幾步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個不斷產生困惑,又不斷消除困惑的過程。

在《道德經》中,老子不但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道”,更告訴了我們悟道的方法。究其根本,就是要走出人的主觀濾鏡,盡最大可能和客觀現實統一。

其實這和心理學的核心原理異曲同工。正如我在文章中經常引用托馬斯▪摩爾的那句話:“對一個人最好的治療,就是拉近他與真實的距離”。

人很偉大,但卻有一個天生的、需要一輩子都用力克服的缺陷——主觀性。用心理學的語言解釋,就是自戀。在主觀濾鏡的影響下,我們會習慣於把有限的知識當成真理,把個人的認識當成普遍真理,把有限的經驗當成永恆的真理。

最為可怕的是,大多數人對此毫無覺察。

這就好比一個坐井觀天的青蛙,如果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俯瞰青蛙,會覺得青蛙的認知太淺薄了,它根本不知道自己以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這種想法有多麼可笑。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就是這隻青蛙,想要自發地覺醒,發現自己的侷限,又有多難呢?

在我看來,人的開悟與否,就在於是否能跳出青蛙的視角,看到自己的侷限。看到了,便有了覺知,一切從潛意識昇華到意識層面,於是改變就開始了。而大多數人處於矇昧狀態,身為青蛙而不自知。

老子認為,所謂悟道,就是把客觀事物的規律放進自己的心中,讓自己的主觀認識和客觀規律合二為一,一個人把主觀濾鏡祛除的越徹底,越乾淨,越貼合客觀規律,就越通透,人格越健康,做事越順利。

其實,揭開這層窗戶紙,就是這麼簡單。但卻也很難。因為我們“身在此山中”。

老子告訴我們,我們首先要知道“通道”——也就是從認知,從意識層面知道,這個世界是有“道”的,有客觀規律的。然後,下一步是清除自己的內心的主觀偏見,祛除主觀濾鏡,達到“虛極靜篤”的狀態——這需要我們尊敬、平靜、乾淨和寧靜。最後,當人的主觀和客觀規律統一,人就會步入正軌,走向幸福和成功。

王陽明在和造反的寧王打仗時,提出了“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這八個字和老子的要義同出一轍。王陽明認為,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然而,絕大多數人卻對自己的“妄動”沒有覺察能力,王陽明的秘籍其實就是“心”不動。如果心不動,他的心就成為了一面空明的鏡子,這時,寧王的“妄動”會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而其致命缺陷就會被王陽明一覽無餘。最終,王陽明便可以隨時抓住寧王的漏洞做到“隨機而動”——不僅可先發制人也可後發制人,取得最終的勝利。

其實不管是老子還是王陽明,抑或是心理學的諸位大神,他們悟到的“道”,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知道、通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這六個“道”,展示了人生的軌跡。也是每一個人一生的修行。從悲觀的角度講,主觀侷限性,就像我們從出生時就攜帶的先天病毒基因,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做到完全消除,但從樂觀的角度講,這也給了我們無限發展的空間。終其一生,我們就是在不斷的與自身濾鏡的侷限性鬥爭,也是在不斷的靠近客觀規律的過程。

老子認為,真正的成功者,是時刻以自己為“敵人”的人,他們不斷覺察自己身上的自大和自戀,不斷管控自己,從而真正實現了自己的本心。

說到底,《道德經》是一本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終生修煉指南,它為我們指引了“道”在何方,而我們需要的,則是將“道”植入心中,並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結果。

此為人生之道。

2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大軍閥也愛看戲,侯寶林相聲裡的韓復榘,其實是杜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