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相聲界“舊瓶裝新酒”的例子屢見不鮮,能將別人的代表作改頭換面,重新加工後演成自己的成名作,這是演員的能耐。既不涉及抄襲,更談不到可恥。像之前寫過關於郭德綱、徐德亮的創編相聲《窮瘋了》,就是根據當年楊議、楊進明的《沒注意》改編創作而成的。

  提到相聲新勢力的盧鑫、玉浩,很多人可能立刻會浮想起“天雷滾滾”的魔性聲音。這四個字在當時一度成為了網路流行語,大多數觀眾或許都記不清他們這段成名作到底叫什麼名字,但“天雷滾滾”卻早已成為這對搭檔的代名詞。2017年的笑聲傳奇競演中,兩位青年相聲演員也正是憑藉這段創編相聲一戰成名,從此火遍大江南北。

  他們這段相聲原名叫《眾口難調》,在表演過程中,逗哏演員充分發揮了“學”的特點,從仿學形形色色的“熱心觀眾”中組織包袱。其作品主題深意在於諷刺外行給內行提出的各種看似“合理化建議”,實則違背相聲規律。而事實上,這段創編相聲的樑子在以往的相聲作品中是有章可循的。

  盧鑫、玉浩的《眾口難調》其實是在當年王平、鄭健合作的《如何是好》基礎上進行的深度加工整理。老觀眾可能還有印象,當年他們二位把這塊新活使得相當火爆。段子以捧哏的彙報演出背《報菜名》展開,逗哏演員一人分飾三角。不管是表演要“抑揚頓挫”、“飽含深情”還是“加身段”,總之對捧哏演員提出了各種“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的建議,結果非但沒讓這段貫口錦上添花,反而把好好一段傳統相聲改得非驢非馬。段子雖然沒有明示提建議的三個人都是什麼身份,但諷刺的效果顯而易見。

  不光是盧鑫、玉浩借鑑過這段《如何是好》,北京的青年相聲演員應寧、王玥波也對它做過翻新處理。前些年他們二位說這段時,保留了原先《如何是好》這個名字,但在內容上進行了二度創作。分別演繹了“咆哮體”、“甄嬛體”、“還珠體”的《報菜名》,改良後的效果同樣讓人啼笑皆非。

  從演出效果來看,其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原版,但美中不足的是,逗哏演員始終是以“本人”身份提出的建議,而非以“旁觀者”視角展開。雖然不影響包袱效果,但段子諷刺的物件卻被無形中弱化。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王平當年的這段創編相聲能受到同行們的如此青睞,說到底還是主題立意好,諷刺性極強,現實意義深刻。那創作素材又來源於何處呢?這個其實得益於王平的老恩師李伯祥先生。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李伯祥去外地演出。返回途中坐火車恰巧遇上了這麼一位“熱心觀眾”。在火車上閒聊時,那位就提到了相聲演員常說的這段《報菜名》。通常來說,演員使這塊活,最常用的底就是,甲:“你爸爸吃完一抹擦胸脯” 乙:“吃飽了?” 甲:“撐死了!”這位“熱心觀眾”自認為這麼處理底包袱效果不好,不如改成用話劇演員的腔調說:“你父親就這樣的死去了。”

  當時,李伯祥聽完不置可否。因為知道這位不是“相份兒”,人家好心提出來的建議,不能直接反駁。回到天津之後,他就把這段火車上的經歷講給了同行。大傢伙聽完全都樂了,可不是逗樂的,而是氣樂的。真要說相聲的都這麼改,底響不響暫且不提,那樣還能叫相聲嗎?

1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人無癖,不可交”:有這6種癖好的人,不是俗人,要緊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