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人最基本的價值觀、方法論。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但是,正如黑格爾所說,“熟知不等於真知”,中庸的內涵意蘊仍有待我們深入探究。

從何時起,“中庸”在中國成了罵人的詞。說一個人“中庸”,就是批評他做人模稜兩可、做事首鼠兩端,凡事鄉愿、投機、好好先生,喝兩杯茶。

尤其五四運動以來,中庸一直被當作折衷主義加以批判。在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主流思想是激進變革的。

"折衷主義"雖然不反對變革,但其態度曖昧模糊。當時,中國社會中的保守勢力非常強大,對於革命者而言,要肅清這些敵對勢力,就需要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主張,因此“折衷主義”最為他們所反對,“中庸之道”自然也就在批判之列。

 01

 《禮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中和”。“中和”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儘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多樣的統一,複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調和諧、共生並存,互相促進;實現“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中和”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儘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多樣的統一,複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調和諧、共生並存,互相促進;實現“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按儒教學說,執中是處理問題的最高智慧,大到治國理政,小到日常瑣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均可以、並應當應用。

執中的含義大致為恪守中道、無過無不及、執兩用中、和而不同、通權達變,其反義則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簡單思維方式。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這種思考處事方式便是儒家十六字心傳中的“允執厥中”,也即是簡單意義上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無上大道,是隻能接近但永不能到達的最高境界,值得為之努力。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道又是極易入門、萬事可行、行必有果之道。

《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

傳統文化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

02

 正如韓潮老師所說,華夏文明經過千年傳承,積累了太多的東西,思想體系方面作為主體就有儒釋道三家,每家各自又有好多流派。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好多種解釋:性宗,相宗,禪宗,顯教,密教;經學,理學,玄學,心學;老莊,黃老,楊朱,丹道術法…… 這些思想各有不同卻好像又互有關聯。

道家講究易經陰陽變化之道,佛法所謂萬法無常,儒家提倡中道。中國文化骨子裡或許就有多元論的基因,所以中國學者大多三教兼修,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黑白是非之外還有好多混沌模糊的灰色地帶。

而“中和中庸”思想滲透在中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面,許多方正有序的建築更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和諧好極了,但如何才能達到和諧境界呢?傳統文化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以中庸為手段,達到中和的目的。

可以說,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的重點在“中”“庸”二字。中位於中間,意思是不走極端。《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但是中庸被後世誤解得太深了,以為是折中調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講原則,各打五十大板、各賞十塊大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賈誼《過秦論》“才能不及中庸”,後世便解釋為“中庸,平常的,猶言中材”。這種解釋本身是很值得商榷的。後來則泛指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等,基本是貶義詞了。魯迅先生在《華蓋集·通訊》:一文中說:“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這種批評是非常深刻的,並沒有否定中庸這個詞。

順便提及一點,希臘文mesotes的意譯是中庸,這是亞里士多德的用語,意思是不偏不倚,處於兩個極端的中間。這正好和孔子所說中庸的意思重合。這倒是特別值得注意的。整合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資源來解決目前人類的困境是個好途徑。

被汙名化的“中庸”,與它的本來面目已經毫無關聯。要回到“中庸”的本來面目,不妨看李嘉誠懸掛的那副被引用得最多的左宗棠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中庸是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

中庸之“中”,的確要求事物出現平衡狀態,但它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點。猶如一杆秤,秤錘必依所秤之物的輕重而在秤桿上移動,才能找準平衡點,從而把秤桿擺平,把重量搞定。

假如中庸之“中”固定為折半以取中,那就猶如把秤錘固定在秤桿的中點,那你這桿秤就只能添亂而一點用處也沒有了。

 實行中庸之道、把握準確的度很不容易,因為這必須具有三個前提:

  一是承認各種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這是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這個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讓意識。處理問題最好彼此有益,實現“雙贏”。

三是要有修養與品格。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在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上至皇室,下及臣民,無不把"中庸"信奉為社會生活的一條基本原則,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儒學的中庸之道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倫理內容:

第一,處事的度量把握要持"中",即所謂不偏不倚,不上不下;

第二,與環境共處時要"和",即與周圍的環境要相適應,達到協調。

03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但是,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誰曾達到過呢?即使賢德淵博如孔子、孟子者,也有金剛怒目的情緒,也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憤怒,也有拿謊話搪塞別人的狡黠,這是不是也算天人合一?

中國式道德之大瑕疵就在這裡:教人做很難做到的事。中庸之道的高明之處在於它強調的是處事的“度”。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物極必反,這些在哲學上都是說得過去的。

中庸之道無處不在。有人過於追逐物慾,有人過分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浪費無度,有人則是一毛不拔。這就像人的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捲自如才算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不過分。

中庸之道是置於一個相對規範的環境而言,非常時期非常環境,則不必事事居中。有時候,騎牆是人品低下的標誌,“和稀泥”不是中庸之道,正義感與合理表達才是中道。

可以說,《中庸》一書,是經過兩千多年時間檢驗的適合中國人修身、處世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中庸》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創造性心靈的靈感源泉”(杜維明《(中庸)洞見·英文版第一版序》),它也是《四書》中最能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人人生智慧和哲學洞見的著作。

人生最大的可悲,就是被各種慾望矇蔽了雙眼,而看不清自己的本性,看不清自己到底是誰,所以一生都是隨著一趟慾望號街車東遊西蕩,永遠不知道腳下的路,是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待人、交友、為政、處事,要得心應手,恰到好處,都需要為人處世的智慧,在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的今日,研讀和借鑑《中庸》中的智慧,顯得彌足珍貴。

有時候“退”就是“進”,而掌握這種中和之道的人往往就是人群裡的黑馬。

人活著無可避免的要經歷一些挫折、失敗、災難,擁有中庸智慧的人也會抱怨但不會一味抱怨,他們會將自己所能改變的遭遇。

無論多麼讓人痛苦都會先接受下來,然後分析利弊選擇一條最有利最積極的路。他們清楚地知道要什麼,以及自己適合走什麼樣的路。

這樣的心態使得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內心寧靜,行動反而從容得多。相反如果一個人總是焦躁不安,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爭,那他的生命質量會非常低。

人活一生歸根到底追尋的不過是內心的寧靜,而中庸之道便是將內心寧靜與謀事有機結合的一種超高質量的生命之途。

參考文獻:1.龐樸, 中庸:古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

2. 王兆軍,如何全面理解“中庸”。

4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道德經》老子的人生智慧以及釋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