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2021年2月4日,著名單絃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馬增蕙去世,享年85歲。

這則訊息,對於非曲藝愛好者來說也許只是一則訊息,但對於曲藝愛好者來說,馬增蕙的去世,意味著曲藝界鼎鼎大名的西河門馬家再失樑柱,馬家的藝術傳承要落在馬增祥和馬小祥身上了。

一、曲藝界著名的西河門馬家

西河門馬家的創始人是馬連登,他出生於1897年,由於名字和京劇名家馬連良相似,很多人都以為馬連登也是梨園行的,實則不然,馬連登的“連”和田連元的“連”以及單田芳的“田”都是同輩的關係,他們都屬於西河大鼓們的藝人。

馬連登在曲藝界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西河大鼓“馬派”,不過,這個功勞也不只屬於他,其中他的二女兒馬增芬的貢獻也非常大。

馬連登的晚年在中央廣播說唱團工作,和侯寶林、劉寶瑞、白鳳鳴等人都是同事,還曾和侯寶林、薛寶琨等人一起下放勞動過,由於他身體比較弱,鬧出了不少笑話。馬連登於1976年去世。

馬連登有三女三子,其中馬增芳是大女兒,她是馬家最早的大鼓明星,比較擅長長篇大書,代表作有《呼家將》和《大隋唐》等。1957年,馬增芳在天津參加首屆文藝匯演,在臺上表演時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只有38歲。

馬家在曲藝上成就最高的還不是最有名的小女兒馬增蕙,而是二女兒馬增芬,她並不是馬連登的親生女兒,是3歲時隨母親改嫁來到馬家的,5歲時她和大姐馬增芳一起學藝,7歲就登臺了。

1961年,馬派西河大鼓的地位確認,其代表人物就是馬連登和二女兒馬增芬,而馬增芬也和侯寶林、孫淑筠、劉寶瑞一起被稱為中央廣播說唱團的四大金剛,可見其藝術水準之高。

馬增芬去世於1987年,享年66歲。

馬連登的長子叫馬增琨,他在評書和三絃上的造詣都非常高,不過由於性格比較另類和家人關係不太和睦,晚年在北京崇文區文化館看大門,捎帶著教小孩子們。

雖然馬增琨名氣不大,但他卻被很多知名人士推崇,比如誰都看不上的金文聲就直言馬增琨的書比他好一萬倍。

馬家二兒子馬增奎名氣比大哥還要稍遜,雖然也幹了一輩子曲藝工作,不過始終沒有大火,他比較多才多藝,四胡、快板、單絃都不錯,不知道為什麼,他和大哥馬增琨的關係極差,馬增琨在徐德亮面前總是以“你那缺德二叔”稱呼他。馬增奎去世於2018年,享年88歲。

曲藝馬家在近些年比較活躍的是馬增祥和馬小祥父子,馬增祥也叫馬岐,一直堅持在書館說書,也是愛扯閒白愛放炮的老藝人,他曾和張伯鑫、王自健一起組建了著名的相聲第二班。

馬增祥的兒子馬小祥現在很有出息,由於人長得帥又彈一首好三絃,由此被曲藝界譽為“三絃王子”。

二、馬家名氣最大者是馬增蕙

論藝術地位,恐怕馬增蕙也不敢說能強過自己的二姐馬增芬,但馬增蕙的實力同樣不俗,而且還是馬家名氣最大的那位。

馬增蕙出生於1936年,當時大姐和二姐都唱西河大鼓唱紅了,於是馬增蕙在繼承家學西河大鼓之外開始專攻單絃。

馬增蕙5歲從藝,15歲在天津時正趕上中國曲藝團招演員,她被選中,1951年進北京,師從胡寶鈞、白鳳鳴、石慧儒、劉洪元、蔣月泉等曲藝名家。

進入中國廣播藝術說唱團後,她的演唱爐火純青,受到聽眾喜愛。多次在全國曲藝匯演中獲獎。她演唱的《一盆飯》成為現代單絃代表作被選入中小學教材。1993年,她隨說唱團赴臺灣演出,喜歡曲藝的張學良先生特地請她演唱了單絃的傳統曲目。她博採眾長,既有師承,又不拘泥師承,善於準確細膩地表現各種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其主要作品有《打籮筐》、《一盆飯》、《挑簾裁衣》等。

2018年,由於馬增蕙在單絃藝術上的巨大貢獻,她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單絃的代表性傳承人。

對於曲藝迷來說,馬老師還曾留下了許多典故,比如她在節目裡講的“馬三立穿劉寶瑞新鞋踩泥”故事就被曲藝界傳為佳話。

當然,馬增蕙在馬家名氣最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有一個唱流行歌曲的兒子謝東。謝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透過《笑臉》一舉走紅,還留下了《清官謠》《拉著你的手》《中華民謠》等知名歌曲。

如今,隨著馬增蕙的去世,曲藝馬家在她這一輩就只剩馬增祥一人,想再聽馬增蕙的經典單絃,就只能通過錄音了。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從《生死課》到《在別處》,我們都是在別處的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