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與伽拉緹》讓·萊昂·傑羅姆( Jean-LéonGérôme),1890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像皮格馬利翁(Pygmalion) ,他只是一個塞普勒斯的凡人國王,隨便來個神都拿手指頭捏死了。但在文化、藝術層面,他愛上自己的雕塑,最終令她復活的故事卻影響非常大,不僅僅是各個時期的文學家、藝術家對這一題材的再創作層出不窮。
《窈窕淑女》劇照
更是在現代心理學領域誕生了所謂“皮格馬利翁效應”,即若是向一個人傳遞期待、希望等正面因素,向其樹立一個標靶,目標會更快的向著那個好的方向發展。這一效應在生活中即:老師、領導的信任、關注、偏愛,往往會使一個人在工作、學習中具有更快的進步速度。
《皮格馬利翁組畫》,愛德華·伯恩·瓊斯,1878年,伯明翰博物館
當然,無論是千年前的希臘神話,亦或者現代人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若是橫向地關連起來看,其關鍵所在其實沒有改變:愛的力量創造奇蹟。
咱們先來講故事。
皮格馬利翁既是塞普勒斯的國王,也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但他討厭女人。
為什麼?
◆《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
離不開愛與美神的功勞:當年,剛剛從泡沫中誕生的維納斯乘著貝殼小船一路從愛琴海漂泊到塞普勒斯島。當地人自然特別拿她當回事兒,將她看做本國的保護神。可總有一部分女性,並不願意服從這個外來的女神。
希臘神話中的滿天神靈,與其說是神,不如說是有某種特殊力量的人,維納斯當然也不例外:她內心裡其實是個尖酸刻薄、常常妒忌其他女人的女神。盛怒之下,維納斯將這批塞普勒斯女性貶為娼妓。(從神話角度說,這些可憐人堪稱西方文化中第一批娼妓。)
◆ 委拉斯凱茲 《鏡前的維納斯》1656年
看到這群娼妓在島上水性楊花的醜態,皮格馬利翁當然不會怪罪女神——他變得非常討厭女人、那群受害者,併發誓下決心終身不娶。
當然,有些人的不嫁、不娶誓言,僅僅是因為:對方不夠美。
這是故事的前半段。
雖然世俗中的愛情並沒有令他動心,但他在藝術當中找到了真正的完美。而我們也同樣用一批組畫來講述這個故事:19世紀拉斐爾前派的畫家愛德華·伯恩·瓊斯(Sir Edward Burne Jones)創作過一組浪漫唯美的《皮格馬利翁》組畫。
皮格馬利翁,愛德華·伯恩·瓊斯,1878年,伯明翰博物館。
皮格馬利翁既是國王,同時也是一位手藝高超的雕塑藝術家。
畫面中,他正對著一個雕塑的基座低頭沉思,在他身後有一組美惠三女神鵰塑,她們分別代表著美麗、快樂、優雅,這已經暗示出國王的所思所想。在雕塑的另一邊,一道窄門通向了俗世,兩位凡間少女望向屋內,但國王背對俗世,絲毫不為之所動,他選擇了藝術之路。
自然,現實中的女性總是有不可避免的、屬於凡人的缺陷。但假如是個藝術品,尤其是按照他要求一門心思創造的女人,問題不就解決了。
於是皮格馬利翁就用漫長的時光、最好的象牙和高超的技藝,加上一點自己的感情,雕刻出了一位他眼中完美無瑕的美人。
第二幅畫正是雕塑完成後的《塑造》。
一束光打在了雕塑身上,皮格馬利翁面帶震驚和猶豫地望向少女,他感到不可思議:他愛上了他親手雕刻的石像,可這又註定是一場無望的愛情。窗外熙熙攘攘、熱熱鬧鬧,一如那些紅男綠女們悶在心裡的青春戀情,總是不被外人所理解。
《皮格馬利翁》奧古斯特·羅丹雕刻 1908–9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最開始,皮格馬利翁對雕像說話,後又向她贈送禮物,然後開始用寶石、衣衫去裝飾雕像,發展到最後居然與雕像同床共枕。體溫能否觸動冰冷的雕塑?
皮格馬利翁堪稱是戀物癖,乃至當代二次元宅男們的老前輩。
《皮格馬利翁向維納斯祈禱》讓-巴蒂斯特,1786年,凡爾賽宮
不久到了維納斯祭典的日子。皮格馬利翁帶著祭品在祭壇下虔誠地向維納斯祈禱:請賜給我一個像那雕塑一般完美無瑕的新娘。
可未曾想,祭壇邊的火焰竟三次熊熊燃起,這正是古老傳說中祈禱會應驗的標誌。狂喜的皮格馬利翁飛奔回家。
《神靈降臨》
於是第三幅畫《神靈降臨》,就是描繪愛神將生命賦予雕塑的那一瞬間。
女神腳踏海水,伴隨著玫瑰和白鴿,手持一束桃金娘,將雕塑從基座上拉入了凡間。
《獲得靈魂》
等到皮格馬利翁到家之際,雕塑已然復活。
她面帶懵懂地面對這個世界,面色清冷而憂鬱(這個調調正是當時拉斐爾前派的特徵。)
皮格馬利翁跪倒在伽拉緹(雕塑少女)面前,乞求她的真愛。
當然,這最後一幕屬於瓊斯的個人發揮了。我想這幅畫之所以叫《獲得靈魂》而不是求婚,因為在更廣為流傳的版本中,是皮格馬利翁親手將這少女從雕塑中解開。
《皮格馬利翁》,亨利·霍華德 1802年,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皮格馬利翁和伽拉緹》,讓·萊昂·傑羅姆( Jean-LéonGérôme),1890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19世紀之時,歐洲各國已經有大量講述皮格馬利翁故事的戲劇出現。
按照奧維德《變形記》裡的記載,皮格馬利翁回到家是先觸碰到雕塑後,方才感受到她人類的面板,因此透過觸控一點點將少女從雕塑的封印中解放出來。
比如上面這幅法國畫家傑羅姆的《皮格馬利翁》,顯然描繪的就這一過程,少女的雙腿還殘留著雕塑的慘白顏色。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相關的畫作都很唯美,比如下面這衣服中世紀抄本上的皮格馬利翁,就只是提供一個只能讓人意會的畫面。
最後,這一故事的結局也是少見的團圓——畢竟是維納斯欽點的愛情:皮格馬利翁和少女結了婚,並生下了孩子帕福斯(Paphos),至今塞浦路依東南舊有名為帕福斯(Paphos)沿海城市,就是因為這個孩子而得名。
塞普勒斯帕福斯海岸
帕福斯希臘遺蹟
當然,還有很多文學作品、電影將雕塑少女命名伽拉緹(Galatea),不過這一名字的首次出現是在1770年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戲劇作品《皮格馬利翁(Pygmalion)》中,從那時起,這個名字才成為主流。
後來,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也將這一神話改編為《賣花女》,但主要是為了諷刺英國上流社會的荒誕不經:一位自視甚高的語言學教授教授用六個月將一位來自平民百姓但自尊自愛的街頭賣花女改造成貴婦人。一邊,雖然賣花女能夠以一口貴族腔出席白金漢宮晚宴,另一邊這位教授也愛上了這個賣花女。
《賣花女》-蕭伯納
但蕭伯納沒給這事兒好結局,而是對希臘神話《皮格馬利翁》的顛覆,賣花女離開了教授,嫁給她的追求者弗雷迪,合開了一家花店,完成了她最初花店售貨員的夢想。
蕭伯納在結局中寫道:“伽拉忒亞並非真的愛皮格馬利翁,兩者之間的感情太過於神化,讓人無法認同”。
沒錯,假如沒有維納斯的幫助,皮格馬利翁再怎麼將雕塑弄出花來,也是毫無意義。另一個角度說,若是沒有維納斯將當地女性貶為娼妓的舉動,皮格馬利翁又何苦的單戀雕塑呢?
人類自己的愛情故事為啥需要神的力量?
因此,蕭伯納《賣花女》的結尾更貼近真實的生活——那上流社會浮華背後,是不可逾越的的階級天塹、是建立在壓迫、剝削、殖民之上血腥統治,豈有值得讚頌的道理?哪有人的真情實感呢?
不過到了1964年,好萊塢華納兄弟又以《賣花女》拍攝了一部歌舞片《窈窕淑女》,由女神赫本主演,並在當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雖然前面情節遵循原劇本,但結局卻截然相反:賣花女回到了那位教授身邊,並照顧他的起居。這顯然就將蕭伯納劇本中的深度和革命性消解得一乾二淨——全然成為追求圓滿大結局的、逐利的、好萊塢消費工業產物了。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說神話中,皮格馬利翁和雕塑都必須要依附於神明,那蕭伯納的《賣花女》,女主角則徹底作為獨立個體走向了追求人生價值的道路,而非繼續依附於神明、亦或者那個屬於上流社會的男性,而電影《窈窕淑女》則開了個倒車,繼續講述了 一個屬於富人們的神話故事,迎合觀眾的需求。
-
1 #被改編了無數次的希臘神話國王愛上雕塑,看成戀物癖的祖師爺,不知道今晚床上的二次元抱枕會不會真的復活成人?
-
2 #第一張劇照和文字不配,劇照是“羅馬假日”,不是“窈窕淑女”,第二張是。
-
3 #為什麼西方的雕像繪畫藝術總是展現美麗,而東方卻視醜陋為美!
-
4 #外國雕塑好像故意撅著屁股似的
-
5 #一部古希臘史就是一部偽造史
-
6 #要過年了,小馬同志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