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早年畢業於上海中國公學,1910年赴美國,先後就學於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為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學生。
他後來說:“從此以後,實驗主義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個嚮導,成了我自己的哲學基礎。”
1917年,胡適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曾與陳獨秀、李大釗、錢玄同、吳虞等人一同提倡新文學、鼓吹新文化,反對孔教及舊倫理道德。
中國傳統哲學關於知行問題的觀點,一般主張“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或者“知行合一”,特別重視行相對於知的優先性。
而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在其1918年所作的《心理建設》(又名《孫文學說》)中,提出了“知難行易”的觀點,認為傳統所認為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乃是革命事業“心理之大敵”。
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突破了傳統知行問題的論域,將其應用範圍從道德踐履擴充套件到了一般的社會實踐,有其自身的積極意義,對於當時的革命事業也具有指導作用。
正如胡適所說:“行易知難的學說是一種很有力的革命哲學。
一面要人知道‘行易’,可以鼓舞人勇往進取。一面更要人知道‘知難’,可以提倡多數人對於先知先覺者的信仰與服從。
信仰領袖,服從命令,一致進取,不怕艱難,這便是革命成功的條件。所以說中山說這是必要的心理建設。”
不過,從哲學角度看,“知難行易說”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胡適就從兩方面提出了批評和質疑。
他認為,第一,“知難行易說”的根本錯誤在於把知行分得太分明。因為絕大部分的知識是不能同行相分離的,尤其是社會科學知識。
這絕大部分的知識都是從實際經驗(行)上得來的:知一點,行一點;行一點,更知一點;越行越知,越知越行,方才有這點子知識。
第二,知難行亦不易。
“知難行易說”是一時救弊之計,目的在於矯正“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舊說,故為“林林總總”之實行家說法,教人知道實行甚易,但老實說來,知固是難,行也不易。
胡適批評“知難行易說”,一方面是出於對中國傳統的“知行合一”說的考量,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杜威的實用主義的考量:實用主義之所以能夠在現代中國迅速傳播,同其在知識論態度上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立場相近有關。
中國哲學家往往把知行相提並論,主張知行合一,即把知落實到行動上。實用主義作為一種“哲學革命”,改變了西方人為知識而知識的傳統,把關注的重點從知轉到了行,這與中國哲學的傳統頗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