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第一節:被迫讀書

·只有到了人生的逆境,被剝奪了靠交往和行動排遣寂寞的機會,或者到了人生的困境,懷著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會用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寂寞。-周國平

真要感謝曾經的困境,那時的寂寞,暫時的潦倒也讓我有所收穫。我本是不愛讀書的,迫於境遇,只好讀書。因此推開了一扇門,看到了絢麗的世界,聽到了別人的故事。

最初逛書店逛舊書攤我是有功利性的,為了淘到所需的各種資料,為了增長知識,為了提高所謂的水平,其目的無非是為了方便撿漏和炫耀自己有文化而已。每次去不一定有收穫,一無所獲又不甘心,所以只好買兩本舊書當作無聊時的消遣,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消磨時間。什麼也幹不了,也要乾點什麼吧,只好看書了。

看書的愛好在這樣偶然機遇下養成了,或許也是必然,我和書的緣分罷。

第二節:買書心得

·寒酸時買的書,都能記住。闊氣時買的書,讀得不認真。-孫犁

我是個俗人,對於錢財也要算計。但對於買書這件事,我是不講理財的,例如書店的各種會員卡儲值卡一律不辦,要買的書正好打折固然是小確幸,但全價購入也有好處,付出更多,更加珍惜,讀的更細,收穫更大。

我買書是有“限購令”的,買書是為了讀,為了享受有感悟,不是為了填滿書架當裝飾牆或是炫耀自己有文化。所以買之前要大概瞭解一下書的內容在做決斷,可買可不買的一律不買。

有人說:書非借不能讀。我是不向別人借書的,喜歡了就買,我的書也不會外借,但我可以送給朋友書。也許這是我的佔有慾吧,總覺得是自己的書才踏實,想何時何地讀是我的自由,可以隨意寫寫劃劃肆意妄為,而且有些書每讀一遍隨著年齡閱歷境遇的不同,收穫感悟也不同。如果只是在書店或借別人的書草草讀完一遍,記住的收穫的就極為有限。當然我指的有些書是指值得讀的書,多讀幾遍收穫愈多。

第三節:淘書之樂

·囊中羞澀之日,春風和煦之時,信步到舊書攤淘寶,若有所獲,大為欣喜。淘舊書,淘的是一種心情;逛舊書攤,逛的是一種閒適。-李冬梅

逛舊書攤淘書算我人生主要樂趣之一,此妙處同好定能體會。對此林辰在《琅嬛瑣記》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夜市既闌,挾書以歸,要是冬天,穿過一條條小衚衕,望著沿街人家窗戶透出的一線光亮,撫著懷中的破書幾帙,只覺燈火可親,寒意盡失。

淘到中意的書,滿心歡喜,若無所獲,蹲下翻翻兩手黑黑也是享受。

第四節:讀書環境

關於讀書環境的優劣古今人說法不一,例如:

1雪夜閉門讀禁書。

2冬夏讀書,春秋遊覽,此是世間唯一福人。—鄭逸梅

3在這歲暮寒天,正是我們思念舊友,也正是我們重新翻開一冊已經讀過一次,甚或多次的好書最適宜的時候。—葉靈鳳

4讀書偏愛夜長時。—陸游

5覺得最有韻味的讀書時刻:1 夜雨,不大,聽不見,卻可感受。桌上有茶,或花或素,關掉不必要的燈光,靜謐間可聽到手指摩擦書頁的聲音。2 新換床單被褥,燈光柔和,洗漱上床後置一軟硬適中之靠墊,與老婆各看各的書,有時她先睡著了,看見她恬淡的面容,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感覺湧上心頭。3 與兒子共讀書,抑揚頓挫,最樂於他的問題,寓教於樂。-錢幣天堂 玉海棠

6古往今來,有關於讀書人的很多是理想環境,大雪夜臥床讀書的,風雨夜秉燭夜讀的,相擁紅顏閱讀的,養一頭驢一匹馬、桃花源下邊耕作邊讀書的。

  ---李曉

7在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簾,封了爐火,在沉靜的燈光下,靠在椅子上翻著白天買來的新書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為自己搜尋著新的伴侶。-葉靈鳳《書齋趣味》

8豈異神仙地,俱兼山水鄉,竹齋燒藥灶,花嶼讀書床。-杜甫

9每走廁必挾書以往, 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

10仙人好樓,餘亦好樓居,讀書宜樓。-【明】吳從先

11.北窗暖焰滿爐紅,夜半濤翻古檜風。老死愛書心不厭,來生恐墮蠹魚中。---【南宋】陸游《寒夜讀書》

我認為讀書太過於挑剔環境未免矯情,亦或是定力不夠的表現。當然好的環境,特別是在各人認為是最佳的環境中讀書,肯定是極為享受的了。

我最愛的讀書環境有三:

一是在旅行途中,特別是在火車上看書,既忘卻了旅行中的疲憊,又增添了趣味,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不誤。

二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帶一本曾經讀過的很喜愛的書,有空讀上幾頁。舊書如故友,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境遇翻閱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心得。有這個老友相伴,心也安穩了些。

三是夜晚閒讀有貓陪伴,它像書童一樣伴讀,一會兒在書房裡散步到處巡邏;一會兒貓眼圓睜看我翻書,伸出貓爪指指點點;一會兒臥在桌上打盹,尾巴不時還一動一動的。等我看完了走了,它伸伸懶腰張大貓嘴打個哈欠跳下桌去。

第五節:讀書好處

·我都是並非為了增加知識,我不過想多知道一點別人(從前的人和現在的人)怎樣生活的故事。—巴金

·書能夠給人提供多種選擇:生命的選擇,思想的選擇,生活的選擇。書裡有各種各樣的人生,使我們生活在自己選擇的時代裡。在自己生命之外,還可以再補充別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擁有多種人生經歷。—蔣子龍

·讀過好的文學作品的人,等於比沒有讀過的人多活了好些年。只要我們去閱讀,我們便可從書中領會到各式各樣的生活和生命的意義,而擴大了我們對人生的看法。—早川

·讀書可以使人不止過一種生活,而是多種生活,因為人們可以隱身於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這勢必使得個人的實際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萬申金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有過許多美好的風景。如果你不讀書,就會錯過許多美好的風景;如果你讀了許多好書,就會發現和創造許多美好的風景。—曹正文

·書卷是使我們得知過去時代的唯一的方法,又是為理解我們從未進入過的那種社會的關鍵。—莫洛亞

·讀書的目的並不是讀更多的書,而是體驗更多的生活意義。

—侯布魯克·傑克生

·在讀書上的認真與刻苦,才能讓你找到遠離世俗的樂趣,而且這一習慣使你受益一輩子。

—切斯特菲爾德

我看書開始也是出於功利性的,慢慢發展到隨遇而讀,閒適而讀了,讀書不再是為了獲得利益、名聲或是炫耀了。我想聽聽別人的故事,體驗別人的人生,看看從前的世界,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可以得到無限的延展,從而活得更加精彩。

感謝書,給了我太多快樂和感動,自己也許就是個無用之人罷,讀讀那些無用之書,將自己的生命耗費在上面,此生活的有滋有味,也就知足,也是感恩了。

第六節:愛書之情

·晚讀普希金文,臨死之對書呼:永別了,朋友們!心酸哀極之語,天下愛書人聞之色變。—謝其章

人有壽數,書依舊流傳。經常聽說某藏家撒手人寰,其藏書星散人間,又回到了舊書肆,其他人也有了機會豐富自己的藏書了。對於前者這是如此的痛和不捨,對於後者算是短暫的喜悅了。不過每個人都逃不過這個下場,就好似自然界動物物競天擇,最終下場不過是被吃就是老死身體腐化滋養了大地,突然感到世間都是輪迴,都是無常。

想到動亂十年,一些人的藏書被查抄送到了造紙廠還魂,有的放到院子裡就地焚燒,看著自己辛苦一生淘來的寶貝,就這樣在熊熊烈火中和自己永訣,那該是怎樣的痛?我認為沒有感同身受,至多也就是同病相憐了,書太多,佔地方,搬著沉,於是覺得萬不可做藏書的藏書家,至多做個讀書的藏書家罷,書太多也是累贅,是幸福的煩惱。

偶遇心愛的書,覺得是上天眷顧緣分所致,愛撫摩挲之後怎捨得放手?於是散財抱得美人歸,沒辦法書只能越來越多了,至於以後怎樣,就不杞人憂天了,活在當下,一切隨緣吧。

書,我的摯愛!

-2016.12.24

PS:去年和老婆在南鑼鼓巷逛,在衚衕中無意發現了個小書店,我還沒說話老婆就讓我趕快進去看看,她還是很瞭解我,我進去觀望時,她給我拍下了這張照片。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你的身體裡,住著一個不自由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