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過年回孃家,是我們農村的一種習俗。在當地,閨女出嫁後,過了年,孃家人會隆重地上門把閨女接回去住一段時間,現在也有一併叫上女婿、外孫的。

關於回孃家的日子,有的人家沿襲舊習俗——正月十六,但大都遵循新習俗——正月初六。我的孃家人都會選擇在正月初二,因為我們兄弟姐妹一般初六、初七就開始上班。

每年正月初二,大哥二哥會叫我們姐妹仨拖家帶口地到母親家裡過到正月初三、初四,因此,這幾天是孃家一年中聚得最齊、最熱鬧、最快樂的日子。每年這個時候都有拜年、聚餐、娛樂這三項活動,但母慈子孝、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又年年不同。

拜年。大年初二,全家磕頭拜年,還要說吉祥話。拜年儀式按照輩分分為兩撥。先是給父母拜年,從大姐一家開始,然後依次是大哥一家、二姐一家、二哥一家,最後是我們一家;第二撥,小輩們給我們拜年。在歡聲笑語中,孩子接過紅包,感受著年的韻味、家的溫情。

聚餐。父母準備了我們每個人愛吃的東西——乾菜、煎餅、糖瓜、年糕、餃子、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費勁腦筋變著花樣做給我們吃。當然,還有一樣必不可少,就是大嫂用祖傳秘方製作的各種鹹菜。那酸鹹帶辣的味道,在大魚大肉當道的春節,成為解膩的“小甜心”。每每吃著這“小甜心”,就會想起《紅樓夢》裡賈母要吃醃製的鵪鶉就粥的場景。無論富貴貧窮,吃,最能體現親情的味道、親情的濃度。

娛樂。在全家人看來,過年不打兩把撲克牌,就不叫過年。歇後語說“爺倆看牌——將就局”,我們這麼一大家子都沾親帶故的,自然是以娛樂為主,輸贏無所謂,重在玩牌的輕鬆、快樂,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所以,有時會開兩三桌,打牌的、看牌的、伺候“局”的,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三四天就過去了。在父母不捨的眼神中,我們與他們分別。有時真奢望時間在此刻定格,讓我們永遠陪在父母身邊,跟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父母在,不遠遊,家安好。我們,他們,又在盼著下一年的到來。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淺讀《查理芒格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