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般人來說,知道得越多,越是聰明。因此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在於貧富,而在於認知層次的不同。在這個時代裡面,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本質上也是認知層次的競爭。
的確如此,懂得知識和文化越多的人,視野越廣,機會也越多,這固然是好事。但是聰明到了一定程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固有的認知水平,自身的成見和偏見,反而還會阻礙人的全面發展,聰明反被聰明誤。
比如,老子《道德經》第2章說:天下的人都認為是美好的事物,那麼醜陋就顯露出來了。天下人都能認為某些是善良的事物,那麼惡就顯露出來了。
01
人因為有了足夠的認知,傲慢與偏見也就形成了,就如老子所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而“我執”會使得人們離真理和大道越來越遠。
正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矛盾和爭論也就形成了。
莊子《齊物論》中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倘使我和你展開辯論,你勝了我,我沒有勝你,那麼,你果真對,我果真錯嗎?我勝了你,你沒有勝我,我果真對,你果真錯嗎?難道我們兩人有誰是正確的,有誰是不正確的嗎?讓觀點跟你相同的人來判定嗎?既然看法跟你相同,怎麼能作出公正的評判!讓觀點跟我相同的人來判定嗎?既然看法跟我相同,怎麼能作出公正的評判!讓觀點不同於我和你的人來判定嗎?既然看法不同於我和你,怎麼能作出公正的評判!讓觀點跟我和你都相同的人來判定嗎?既然看法跟我和你都相同,又怎麼能作出公正的評判!
可見,人們若這樣各按自己的片面觀點辯論,既無法得出最後的結論,也無法決定哪一面真是真非。
02
莊子還有“天籟”來說明“人籟”的侷限性:人籟由人類社會所說的"言"構成,代表人類的思想,表示肯定與否定,表示每個個人 從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觀點所形成的意見。既然有限,這些意見都必然是片面的。
可是,很多人因為既有的認知而“自以為是”,肯定自己而否定他人,實則是很愚蠢的,屬於典型的“三季人”行為。
“有知”並不是最高深的智慧,因此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即:如果社會上不推崇有才德的人,老百姓就不會相爭。
03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孝子因為父親去世悲痛欲絕,哭得很傷心,因此被推舉做官。於是大家紛紛效仿,也想透過“哭孝”來謀個一官半職。最後,甚至有人故意逼死父母親,假裝很傷心地哭。如此一來,壞人也偽裝成了有才德的人,如果讓他們掌權,必定禍害一方。
從前,楚靈王喜歡腰身纖細的男子,認為這才是“美男子”的標準。所以朝中的大臣們,唯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只吃一頓飯,還故意把腰帶勒得很緊。到了第二年,文臣武將個個餓得面黃肌瘦,頭昏眼花,連站都站不起來,不成體統。
還比如,君主如果把某些東西(金銀財寶、功名利祿)當成是珍貴的財物,當眾炫耀,那麼就會引起世人的歹心,足以迷亂人們的心智,最後盜賊、小人、虛偽之人就會越來越多。
因此,老子主張“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使民無知無慾”,這樣就會天下太平了。畢竟,世界上的一切禍亂,大都是因為人們的慾望膨脹而導致的。
04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又說: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杜絕仁慈,拋棄道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本性;拋棄巧詐和獲利,就不會再出現盜賊。
那麼,真正的智慧難道是老子所說的“無知無慾”,如嬰兒般的狀態嗎?
其實不然,老子是想讓大家在前進的同時不忘初心,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這樣才能真正減少禍患。
莊子更是用“不知之知”來很好地形容最高深智慧的樣子,即:已經擁有了很高層次的認知,但是能夠忘記事物的區別,丟掉偏見和我執,達到混沌的“大一”境界,物我兩忘,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05
在《大宗師》中,莊子模擬了孔子和顏回的對話,來深刻闡述何為“不知之知”:
顏回說:“我有進步了。”
孔子說:“你的進步是指什麼呢?”
顏回說:“我已經忘掉仁義了。”
孔子說:“忘掉仁義,有可能入,然而還是沒有進去。”
過了幾天,顏回又去拜見孔子,說:“我又有進步了。”
孔子說:“你的進步是指什麼說呢?”
顏回說:“我已經忘掉禮樂了。”
孔子說:“忘掉禮樂,有可能入道,然而還是沒有進入大道。”
過了幾天,顏回再去拜見孔子,說道:“我又有進步了。”
孔子再說:“你的進步又是指什麼說呢?”
顏回說:“我坐忘了。”
孔子驚奇而變容地說:“什麼叫坐忘呢?”
顏回說:“毀廢形體,泯滅見聞,拋棄形智,與大道渾然一體,這就叫做靜坐而忘掉一切。”
孔子說:“與大道渾同則無偏好,順應大道的變化就不會滯守常理。你果真成為賢人了啊!那我孔丘也要修道而步你後塵了。”
06
泉水枯竭了,魚相互擁擠在陸地上,用呼吸的溼氣相互滋潤,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魚是相忘在江湖中,人是相忘在大道里。只有那些懂得“坐忘”,擁有“不知之知”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得道的真人,而他們的智慧也最高深。
反之,“我執”心越重的人,自身的智慧也越淺,正所謂是“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值得注意的是:"無知"與"不知"是不同的!
"無知"是一種原始狀態,就像嬰兒那樣,沒有知識,沒有覺解,做不成區別,處在渾沌整體的狀態。無知,是自然的產物。
但是,"不知"是先經過“有知”的積累階段之後才能達到的。“不知”的人,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智慧,能夠作出各種區別,只是後來境界升高了,把知識和偏見都忘記了。
這就好比陶淵明本可以做官,但是他不願意身心受到束縛,“不為五斗米折腰”,自願選擇放棄所擁有的功名富貴,從“有”的境界上升到“無”的境界。
07
還比如,我們與人相處時候“看透不說透”、“難得糊塗”,以及“能夠查清是非,並不是明智,能夠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高明;能取勝並非勇敢,能夠取勝而又不去取勝才可稱為勇敢”,等等。
可見,“不知”屬於精神的創造,而真正得道的智者,都是擁有這種“不知之知”。
一般人,不是無知無畏,就是因為“有知”而偏見;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夠做到“棄知”,丟掉傲慢與偏見,與自己好好和解,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最終真正得“道”。所以說,“不知之知”,才是真正高深的智慧!朋友們,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