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各人輩出,融匯儒、釋、道三家,會通軍事、政治、天文、地理、建築、風水八卦的只有子聰禪師(劉秉忠)一人。他是元朝開國元勳,大元帝國和北京城的總設計師。政治家、作家、詩人、風水學家、建築規劃專家。
一、博覽群書,由官入道轉佛
劉秉忠(1216-1274),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邢臺縣人。他自幼博覽群書,十七歲當官,23歲的劉秉忠辭去吏職,隱入 武安山,入全真教,成了一名 道士 。不久依止虛照和尚參禪,得法名“子聰”。在虛照禪師的啟發 天子聰(劉秉忠)進步神速,子聰禪師無書不讀。因為禪修開悟,煥發 出入之根本智慧,契入了宇宙人生真諦,所以他很快便精通了易學及宋代 大儒邵雍經世之書,乃至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無不通曉,且 精於音律、詞曲。
二、由佛再入世當官
於是,學兼儒、釋、道三家的子聰禪師,上“萬言之書”,從典章禮樂 法度、“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一直談到“務農桑”、“設學校“ 繁碎”、“止科徵”、“尊孔子”、“頒歷改元”、“大開言路”,訪名儒、尊賢任 、統一法度等。
忽必烈對子聰禪師所提出的借鑑中原封建王朝統經 驗的建議,非常賞識,幾乎全部“嘉納”。那時,積聚在忽必烈身邊的各個方面的人才,大都與子聰的推薦有關。那時,凡忽必烈出征,必定請子聰禪師隨軍參謀,“潛贊神機,孜孜匪懈”。
三、設計大元帝制
忽必烈即位後,子聰禪師奉旨與諸儒議定各項制度。他居漠北多年,又一直追隨忽必烈,熟悉蒙古的“祖宗舊典”,於是糅合蒙古制度與中原傳統,初步制訂了元朝的新制。凡立中書省,改元中統,置十道宣撫司,頒佈條畫,選用官員,他都起了重要作用。
四、設計建設元大都
劉秉忠兼通儒、官、釋、道四門,世間包羅永珍的技藝,他無所不通。劉秉忠不愧為偉大的設計師,他不但為元朝設計了一系列政治典章制 度,而且還主持設計、建設了元大都——北京城。
劉秉忠選定舊城東北空曠之地為新城址,以《周禮·考工紀》關於都 城建為指導思想,作了全面規劃。次年動工,垣、宗廟、衙署、坊市相繼 興建。這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禮之制的一座都城。當時的元大都,是世界最大的都市,並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雛形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命名新都為大都。自此,中國元明清三代皆建都於此。從此,在將近七百年間裡,河北地區直隸中央政府管轄,成為了京畿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