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中重要的代表作,其中所塑造出來的108好漢形象鮮明,有血有肉,故事水準難以超越。

不過大凡名著皆悲劇,水滸傳也不例外,當年108將,到了結局,能活著的已經沒有幾個,本該縱橫江湖的好漢最後大半死在朝廷的陰險算計之中,這真是徹頭徹尾的悲劇。

水滸傳好漢

一、救命恩人

但凡事都有例外,雖然大部分梁山好漢結局慘烈,但總有人逃過了悲劇的詛咒,其中最幸運的就是混江龍李俊了。

李俊在梁山泊的故事中,並不算很主要的角色,可因為他的好結局,讓很多人注意到了他,也不得不稱讚一句,聰明。甚至軍師吳用也遠不及他看得透,既全了自己的義氣,又能即使抽身退步,這是吳用做不到的。

李俊在梁山泊之中是水軍頭領,地位還算可以,不過和武松、魯智深這種主要角色相比,李俊並沒有顯現出特別出眾的頭腦或武藝。

《水滸傳》中描寫,李俊是妥妥的草根出身,在落草梁山之前,他是個潯陽江一帶的私鹽販子,賣私鹽是犯法的勾當,一般人幹不來,所以李俊在當地也算是個小頭目。出場不久,李俊就救了宋江一命,當時的他是宋江的崇拜者之一,宋江被官府流放,途中遇到了催命判官李立將他用蒙汗藥迷暈在小店之中,幸好李俊及時趕到,猜到及時雨身份,保住了宋江的一條性命。

李俊

結果宋江連番倒黴,先是招惹了穆家兄弟,又碰上了專門撐船打劫的船火兒張橫,又是李俊在危急時刻趕到,這麼算來的話,李俊救了宋江兩次,之後他作為宋江的救命恩人與之結交,並且在梁山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很好理解。

但是人們也往往疑惑一個問題,真的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嗎?看看宋江在揭陽鎮一帶遇見的幾個人:李立、穆家兄弟、張橫、李俊,這幾個人明顯是老熟人了。李俊表現出一幅想要投靠宋江的樣子,甚至早就得知了宋江要經過揭陽鎮,那他難道就沒想過一個對此處不瞭解的人,遇上當地這幾個頭目會遭遇什麼嗎?難道他不能提前知會幾個兄弟一聲?

再說,就算宋江自己實在混江湖經驗不足,怎麼就能這麼倒黴,一夜之間把當地幾個霸主惹了個遍,李俊還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跑出來救人。除非他早就知道宋江會遇險,這一出兩出的意外,是揭陽鎮眾人早就安排好的。

宋江

二、聚義梁山

李俊費這麼大心思,去拉攏一個正在流放的宋江,背後肯定不是江湖義氣那麼簡單。我們都知道,宋江當時的確沒錢沒勢,可他在江湖上的威信無人能敵,及時雨的名號在好漢們之間比聖旨都有分量,更要緊的是,這個時候,宋江和梁山的關係已經在江湖之間傳開。

梁山和宋江這一層關係網,李俊不能不眼饞,他想結交宋江,進而結交梁山。可是,宋江在江湖上的友人何其多,他李俊憑空冒出來,怎麼迅速在宋江這裡佔用一席之地呢?在無人引薦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救命之恩。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李俊這個人很不簡單,他精心為宋江設計了一個局,幸好他的目的是為了結交,如果他是個反派,恐怕宋江有十條命也要交代在這裡。而且更重要的的一點,張橫等人也都是不好惹的江湖人,但是他們非常聽李俊的話,在揭陽鎮一眾好漢裡,李俊就是那個領頭的人物,能讓這麼多人對自己服氣,不是尋常莽夫能做到的事情。

李俊

此後李俊隨著劫法場救宋江,上梁山是順理成章的,宋江對於李俊的賞識也一眼可見,不然梁山上這麼多善於水戰的頭領,李俊如何脫穎而出,統領重要的水軍呢?

難得的是,李俊和李逵、花榮等人不同,他費盡心思和宋江結交,但是並沒有多麼傾心相付,生死相托。相比於同年同月同日死的那種情誼,李俊和宋江之間,更像是成年人的友誼,要好,但並不是完全依附。

李俊在自己的地盤販賣私鹽,日子過得很滋潤,但是並非長久之計,因為販賣私鹽等於從官府嘴裡奪食,沒點勢力是不行的。所以梁山並不是李俊必須走的路,他在潯陽江販私鹽也死不了。但是劫法場又是必須參與的,不然如何跟那些江湖好漢相識呢?在這種情況下,李俊的選擇是參與營救,但儲存實力。

在救宋江的幾股勢力之中,李俊帶來的一幫人顯然不是最積極的,他們連江州都沒有進,而是直接等在江邊,帶著劫完法場的眾人撤退。這是個很聰明的舉動,要是事情不成,他們沒有損失,成功了,他們也能分一點功勞。

宋江

三、立國稱王

李俊能在梁山混得風生水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他並不愚忠,對於宋江這個頭領也並沒有特別認可。私鹽販子的性質是和官府對著幹,做這種營生起家的李俊,很難有什麼忠君愛國的思想,所以他對宋江提出的詔安,毫無疑問是不願意配合的。

在梁山與朝廷關於詔安談判拉鋸的期間,宋江要求對朝廷的官兵優待,但是李俊抓到了朝廷兩個官員之後,直接取了他們的首級帶回了山上,看的出來,李俊雖然在爭論之中沒有分到什麼臺詞,但是他是用行動去竭力阻止宋江的想法的。

而且這種做法讓宋江也不能說什麼,畢竟那時梁山和朝廷在交戰,交戰之中出現死傷,難道還能因此治李俊的罪嗎?就算不滿,也無可奈何。這是李俊的高明之處,既然勸不動,就用兩個高官的人頭把事情攪黃。果然因為此事,詔安大計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梁山和朝廷交戰

可李俊低估了宋江的決心,最後詔安還是成了,哪怕朝廷看不起他們,宋江也連連妥協,這種時候,李俊提出了一個比較狠的想法,大家直接先斬後奏跑回梁山,把宋江逼回去。這裡可以看出,李俊對於宋江已經不再信任,出現了離開的想法。

待到幾次為朝廷征戰之後,梁山好漢已經死傷殆盡,僥倖活下來的人,也看不到結果在何方,可李俊的頭腦依然非常清醒,徵過方臘後,李俊便沒有回去接受封賞,而是選擇了對宋江稱病,說自己不能跟隨大軍返回,需要原地修養,就此脫離宋江。

那麼,李俊去了哪裡呢?《水滸傳》裡沒有再提,但民間傳說之中,李俊直接叫上了自己的舊相識費保,造了船隻出海而去,最後走到了暹羅境內,也就是今日的泰國。

泰國

此刻的暹羅,國王無權無勢,國內紛爭四起,在宋朝不過一介草民的李俊,到了異國他鄉卻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帶著兵馬平定了暹羅國國內的叛亂,擁有了自己的勢力,權勢直逼國王,國王沒辦法,只能允許他做了大將軍。

幾年之後,國王死去,國內一時無主,此時權勢最大的,竟然是李俊這個外來戶,於是經過一番小小的戰爭之後,大將軍李俊成功坐上了暹羅國王之位。這簡直是一個奇蹟,誰能想到李俊的起點如此之低,終點卻如此之高呢?

的確,李俊出身不高,但他奇蹟般地抓住了每一個出現在自己眼前的機會,一步步擴充套件自己的實力,他能夠得到善終,是必然,有這樣聰明清醒的頭腦,即便不去暹羅,李俊也會擁有自己的天地。對於他來說,梁山也只不過是他傳奇人生之中的一部分罷了。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