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有無數的敵人,這其中有睚眥必報的高俅,也有禍國殃民的蔡京。除此之外,還有一人也是梁山好漢的死敵。他長得十分魁梧,曾兩次親征梁山泊,不幸的是,他兩次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鎩羽而歸。關於他,民間還有不少童謠,例如“殺了茼蒿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子!”甚至後人認為他是斷送北宋王朝的罪魁禍首。他是誰呢?他正是小說中多次提及的宦官——童貫。
童貫,約出生在1054 年,在開封府中長大的他,學會了油嘴滑舌、諂媚阿諛的本領。不同於其他娘裡娘氣得太監,童貫長得高大魁梧,而且是美鬚髯,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英氣逼人,陽氣十足,完全不像是宦官,這或許與他成年之後才成為太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至於童貫為何選擇當太監,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只知道他成為太監之後,成為了宦官李憲的屬下。從小懂得阿諛奉承的他在,再加上上司的調教,耳濡目染的童貫很快學會了揣度皇帝的想法。
由於李憲的栽培,童貫得以出使西北,為後來的平遼戰爭打下了基礎。
1100年,趙佶繼位。作為藝術皇帝,喜歡各地的奇珍異寶,在皇帝的指示下,童貫到江南各地蒐羅各種奇珍異寶,期間由於蔡京的賄賂,童貫將蔡京引薦給宋徽宗。從此,童、蔡二人狼狽為奸,將國家一步步推向深淵。
宋徽宗繼位之後,蔡京得以升遷,為了感激童貫,蔡京奏請童貫為督軍,重新對西夏發動戰爭。為彰顯自己的政績,宋徽宗很快就答應了。於是千軍萬馬在童貫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地向青塘開拔。
然而就在此時,京城內皇宮失火,宋徽宗認為是不祥之兆,下令童貫撤軍。沒想到童貫將手書塞到鞋底,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態度,繼續發兵。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童貫竟然大獲成功,攻克了多座城池。因為童貫收復了多座城池,宋徽宗對他既往不咎,並提拔了他,童貫開始擔任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等職。
1108年,童貫繼續南征北戰,積石軍、洮州等地相繼收復。憑藉多年的戰功,童貫的職位不斷得到提升,成為了宋王朝第一個擔任節度使的宦官。童貫也由此變得恃寵而驕。在選拔西北將領的時候,他直接上報皇帝,而且官吏多出其門。但是因為有宋徽宗的庇護,大多數官員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童貫因為戰績被授予了檢校太尉,並於1111年出使遼國。實際上,這次出使遼國,表面上是邦交,遼國方面的目的是為了羞辱宋朝。
當童貫到達遼國之後,卻被羞辱的無話可說,氣急敗壞的他扭頭就走,這時候他遇到了馬直,他向童貫建議聯合金國攻打遼國,這樣便可以收復燕雲十六州。
回到朝廷,童貫將馬直推薦給宋徽宗,馬直一番陳述之後,宋徽宗大喜過望,賜馬直趙姓,並將軍國大事全部委託給童貫,自此童貫有了“媼相”的稱呼。只是童貫為了一己之私,聯合金國抗擊遼國,卻將北宋王朝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1120年,北宋王朝準備發兵攻打遼國,就在此時,國內爆發了方臘起義,宋徽宗火速命令童貫為宣府使,命他調兵遣將,征討方臘起義。
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方臘不負眾望,很快在1122年,將方臘叛軍全部剿滅,方臘本人也慘遭殺害。宋徽宗喜上眉梢,封童貫為太師,楚國公。
為彰顯自己的能力,再上宋徽宗急於收復幽雲十六州,童貫再一次揮兵北上,與金國一起全面攻打遼國。在宋軍付出慘敗的代價之後,童貫終於進入燕京,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屈辱地答應了金國提出的各種條件。
宋金聯合滅了遼國之後,金國看出了宋朝軍事的頹廢,於是有了飲馬中原的野心。1123年,金兵攻打太原,童貫前去談判,沒想到金國卻厲聲斥問宋軍為何侵佔金國土地。
被嚇破膽的童貫逃回了京城。當聽說金兵將要南下,宋徽宗馬上將皇位傳給了宋欽宗。等到童貫回到京城之時,卻發現皇帝早已換了人。宋欽宗認為童貫誤國誤民,擅離職守,是國之罪人,於是將童貫貶至郴州,後來又貶至雄州,最後在雄州被朝廷派去的人殺死。
童貫全權掌管軍事20餘年,他為了一己之私,使北宋陷入危機。但不可否認的是,童貫收復了燕雲地區,還啟用了一批俊傑之才。如何評價童貫的一生,是個錯綜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