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而以前的生存溫飽問題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往往更為關注生活品質問題了,其中,健康更是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各種養生場所數不勝數,不過話說回來,談到養生我們還是有必要看看古人對此都有什麼看法。尤其是民間百姓對健康的重視絲毫不見,因此而衍生的許多與健康相關俗語也是讓人眼前一亮。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是“老瀉殘精,人窮壽盡”,還有他的後半句不可謂是總結深刻,雖然看似誇張,但卻句句在理。
人們歲這年齡的增長各項生理機能也會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老少中青四個年齡段都有著各自特有的年齡特點,而在不同的年齡段應當注重不同的生命規律。尤其是步入中老年後,更多的應該養精蓄銳,寧靜致遠。如果違背生命規律無疑是雪上加霜透支身體而加重負擔,晚年難免百病纏身。
古人之所以強調“老洩殘精”的危害,正是因為步入老年後各項生理機能的衰退,如果對自己的精和神不加控制還過度消耗的話,就如同機器一樣老化了還強行使用最終只能散架了。這裡“精”其實是個泛指,除了腎臟之精外,還包括了“精、氣、神”三樣,且缺一不可。精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樣,到了老年先天精氣早已今非昔比,故而才用“殘精”一詞,也是頗為貼切。此時應該注意藏精養精,固守“殘精”避免過度外洩。這就要求步入老年的朋友在需要消耗精氣神的地方要懂得適可而止,尤其是在對子女殫精竭慮的地方,如果將僅有的“殘精”過度消耗,無疑是在加速生命的程序。
後半句說的是“少時壯火,自取其禍”,強調的是在青少年時期如果過度大補的話,往往適得其反甚至埋下隱患。“壯火”的補品大多都是人蔘、鹿茸、阿膠等等大補血氣的旺火之物,而青少年本身陽盛火壯,加上身體的承受能力有限,一時間是無法吸收,常常導致手足心熱、血脈俱張,更有甚者損傷身體機能至昏厥不省人事。大病期間也應當注意,因為病灶同樣會吸收營養,會因此加重病情。所以,進補要講究適當、適量,只有合理的進補才是能陰陽調和,保持身體機能的平衡,這樣才能發揮補品的功效。否則無疑是好心辦壞事了,落得個自取其禍。
古人的兩句俗語看似誇張,實際上都是結合了民間百姓長期的觀察與古代典籍中的一些結論總結而成的,能流傳至今而不衰則足以說明他在民間百姓心中是備受認同的。其實現在我們也大多受此影響,在吃東西的時候時常提醒自己避免吃多了上火,只要上火就會新城代謝紊亂,各種黑頭、粉刺、青春痘就出來了。兩句屬於都是在強調要我們學會剋制,要張弛有度,否則就是會物極必反,自己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