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更近了,也可以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

  面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樸素,這些辦法有時候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

  簡單地說,它告訴我們的是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裡的分寸。

  我們常常會說,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是好的,什麼事情是壞的。

  其實,很多時候對一個事情的判定,並不能簡單地以應該不應該和好不好來區分。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會直接影響到這件事的性質。

  孔子特別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有人問他:“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給出的答案讓我們乍聽起來有點出乎意料,其實這正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處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這裡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

  他當然不贊成以怨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將是惡性迴圈,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還有子孫的幸福。

  而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取。也就是說,你獻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對已經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浪費。

  在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說,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

  孔夫子的這種態度,就是告訴我們,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卻忽視了心靈的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物質的繁榮,生活節奏的加快,更要求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時,要迅速地做出判斷,選擇屬於自己的、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

  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

  為什麼會這樣?

  怎樣的關係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為什麼兩個人很親密卻不是相處的最佳狀態呢?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數”(shuH)是“屢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有一個哲學寓言,名叫《豪豬的哲學》。

  有一群豪豬,身上長滿尖利的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它們老是不知道大家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距離才最好,離得稍微遠些,互相借不著熱氣,於是就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著身體了,就又開始疏離;離得遠了,大家又覺得寒冷……經過很多次磨合以後,豪豬們才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著群體的溫暖。

  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尤其是都市裡,原來的大雜院都拆了,建成了單元樓,已經沒有這院裡頭一家包餃子、十家挨著都送到的事了,已經沒有大院一起過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的情形了。往往是同在一個單元裡邊住了三四年,鄰居都認不全。

  因為周圍人際關係冷漠,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越來越多了。

  這種障礙多了以後會怎麼樣呢?就會加重我們所信賴的幾個朋友身上的負擔。

  你會覺得:我的好朋友應當對我好一點,我也會自覺地對他好一點。你會覺得:你們家有什麼私事,比如兩口子打架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呢?我可以給你們調停啊!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大家真的應該聽聽子游的這句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距離過近,必然要傷及他人。

  那麼,應該怎樣與朋友相處呢?

  子貢曾經問過他的老師,孔夫子告訴他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論語·顏淵》)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你要真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麼樣的事情都說!

2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品《菜根譚》札記-13 | 路留一步,味減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