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16世紀後期的希臘畫家格雷考,他擅長以變動的視角,非常規的空間佈局,戲劇性的閃爍光線,描繪畫面人物,具有強烈的神性與靈性內蘊。格雷考堪稱藝術大師,
他的作品深刻影響了許多現代藝術家,作為現代主義基石之一的畢加索標誌性作品《亞威農的少女》,據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格雷考那幅《聖約翰的幻景》的啟發,這幅畫包含了格雷考得以揚名的全部特徵,這是一幅男女裸體群像畫,
整個畫面的色彩顯的鮮活動盪而又陰鬱暴躁、啟示錄般的末日天空、極其畸變扭曲的形態、空間和視點的一種非自然的抽象感夢幻十足,然而,這幅畫在當時受到很大爭議,被同行排擠,就是因為色彩與形體太抽象了。
不過,格雷考筆下的那幅《改悔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女性形體油畫,口碑很好,雖然背景色彩的處理略顯抽象,但主體女人的形象很寫實,這在當時算是一種很“創新”的表現手法,當時某哲學家看了畫作之後說“這是可以帶人穿越未來的女人。”

我們現在就簡單談談這幅《改悔的抹大拉的瑪利亞》:整個畫面被分為3部分,其一是背景的天空風景,其二是背景的黑色岩石,其三是主體女人,那麼為什麼畫家要將同一幅畫作的背景分為兩部分呢?
這就體現了畫家獨特新穎的構圖技巧了,畫面右半部分的背景光線色調較為明亮,畫面左半部分的背景光線色調顯的漆黑,這樣的“明暗對比效果”既豐富了觀賞者的視覺感受,又增強了作品的主題寓意,
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畫面的左半部分,那黑色的岩石上有一棵青藤,它是象徵旺盛永恆的生命力,如果這漆黑的岩石上沒有那棵青藤,整幅畫作的主題就顯的很負面消極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畫面的左下角有一個骷髏,它是象徵死亡與恐怖,原本女人的肌膚就顯的很蒼白,蒼白的膚色也是暗示生命脆弱或沒有生命跡象,所以說畫家要表達的繪畫主題是“死亡”——生命的結束或負面消極的思想信念,

在畫面的右半部分,天空之下還可見一片荒野,沒有任何植物的荒野,顯的非常荒涼,天空由“黑白灰”三色組合而成,這樣的場景很陰森恐怖,像是要狂風驟雨了;我們再將注意力集中在主體女人身上,
她大大的眼睛仰望高處,似乎還有淚珠和黑眼圈,一副很傷心難過的表情,她將雙手搭在腿上,連指甲都沒有血色,她披散著金黃色的捲髮,看起來很感性,還有那略微有點紅色的嘴唇,我們才感受到她作為女人的性感丰韻,

女人身穿白色內衣,另加一件黑色厚實的大衣,黑色大衣和岩石的色調相融合,我們都知道“黑白灰”都不是喜慶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畫面左下角的骷髏的顏色竟然和女人的頭髮的顏色一樣,這又說明了什麼呢?這是在說明骷髏是女人的骷髏。
骷髏旁邊有一盞油燈,它是點燃生命的象徵,岩石上的青藤同樣也是象徵女人悔改之後、重生之後獲得的永恆生命,所以背景處的青藤和油燈,讓整幅畫作的寓意由消極轉為積極。然而,女人被拉長的脖子,又讓觀賞者感受到整幅畫作的消極負面、恐懼氛圍。畫家藉此畫作,寓意積極的生命態度與能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