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對於我們這個文化深厚的民族來說,任何一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家的風氣,這便為“家教”也為“家風”。

廣為人知的有《朱子家訓》,其實這個家訓有兩個版本,其一為朱柏廬所作的《治家格言》可以說是由朱家的不同長輩撰寫積累下來的家規。另一個則為朱熹所作的《紫陽朱子家訓》。

家訓很容易理解,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規範家族中所有人的行為,說白了就是行為準則,別家人能做的事情若在家訓中明令禁止,那麼生在這個家族中的人就不能去做,否則將受到嚴懲,甚至逐出族譜。

也許對如今的我們來說,家規並沒有太大的震懾力,甚至到了我們這一代很多家庭已經沒有家規和族譜,自由平等和平共處成了主流。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家庭皆尊重平等,在某些地區的某些家庭中,家規依然大於社會規則,甚至大於人權。

只不過在眾多家規中,並非每一個家規都值得傳承,有些家規為精華,有些家規則為糟粕。有規矩本身並不是壞事,若不加分辨盲目地遵循守舊,很容易造成糟糕的結果。

梁紅(化名)在見識到未婚夫家的家規後不禁背後發涼,一邊慶幸自己尚未嫁進門一邊感慨天下之大什麼事情都有。

在單位放假之前梁紅和未婚夫劉德(化名)已經計劃好趁著春節領證結婚,也正是由於二人的關係已經很近所以才有她到劉家過小年的事情。

劉德說在自己老家凡是未過門的媳婦在嫁進門的前一年是要到婆家過年的,對於這個風俗梁紅表示聽都沒聽過,只是為了照顧準婆家的面子,她決定年前跟劉德回家,在不在男方家過春節先不說,陪他過個小年完全沒問題。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梁紅和劉德緊趕慢趕終於在當天中午十二點之前到家,有風俗說走親訪友不可拖到下午,否則是對主家的不尊重。

這一趟路途遙遠,天不亮二人就急匆匆往劉家趕,一路奔波勞累,到家之後卻發現劉德的父母並未準備午飯。

好在家裡沒有外人,四個人的飯菜很好準備,在梁紅的幫助下,準婆婆很快將飯菜準備妥當。

在這期間,等在主屋的劉德父子始終在聊天,梁紅從心底覺得未婚夫像變了個人一樣,畢竟在二人平時的相處中,劉德雖然算不上勤快,卻是不會任由她一個人忙活所有家務。

雖然在心底有些不滿,但轉念一想劉德許久沒回家,到家裡陪父親說說話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她沒想到,她心中的情理事實上是家風。

飯菜端上桌後,梁紅並沒有多想,跟著劉德洗了洗手就坐在了桌子西側,她心裡還是講究禮節的,一般情況下北側和東側要坐長輩或上賓,既然準公公已經坐在北側,未婚夫又坐在了他對面,那麼餘下的兩個位置,自然是要將東側留給準婆婆。

落座後的梁紅並沒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只是正在聊天的父子二人瞬間的沉默讓氣氛顯得十分尷尬。

她抬眼看了看劉德還沒等開口說話,就聽到旁邊的準公公摔下手中的筷子從鼻子裡哼出三個字:“沒家教!”

聽到這三個字的梁紅直接懵了,她還不敢確定準公公在說誰,未婚夫劉德就跟她使眼色示意她出去。

走出主屋後的梁紅馬上反應過來,拽著劉德問怎麼回事,劉德唯唯諾諾地解釋道:“這是我們劉家的家規,女人不能上飯桌。”

梁紅氣急敗壞:“是,你之前確實跟我說過有這麼個陋習,但現在家裡沒有外人,一共就四個人也要男女分開坐?”

接下來劉德的回答讓梁紅決定徹底放棄這份姻緣,劉德說:“不瞞你說,從我記事起,家裡吃飯都是父親和我在主屋,母親帶著我姐在廚房,如今姐出嫁好幾年,每年回來走親戚依舊不能上桌。”

梁紅沒好氣地說:“你這意思,今天是我的錯?你爸說的那是什麼話,什麼叫沒家教,恕我不能理解你家的家教。”

見梁紅髮脾氣,劉德還想繼續勸說卻被父親遠遠地往回喊,梁紅表現出很明顯的不滿,準公婆卻沒有半點重視的意思。不僅對她的情緒不聞不問還攔著自己兒子不讓管。

事情發展到這裡還不算完,讓梁紅背後發涼的是聽到父親的召喚後,劉德急吼吼地跟她說:“我家就這規矩,你忍著點。”然後不等她再有表示便轉身離去。

出現這種情況讓原本奔波了一上午飢腸轆轆的梁紅瞬間感到胸悶胃脹,一口飯菜都吃不進去。

到底是耿直的人,梁紅轉身提上自己帶來的東西就出門要走,這一行為讓劉德十分沒面子,他當著父母的面拉住她問:“不是說好吃了飯去領證,你這是做什麼?”

被這麼一問梁紅也直爽:“這個證不領了,我悔婚,等我回去就把你家給的東西全部歸還,家風太嚴我可不敢高攀。”

原本嚴厲寡言的準公公再次發話:“讓她走,都是訂過婚的人了,我看她還能嫁到哪家去。”

對於這句話她懶得反擊,一甩手便走出劉德的家門,憑著來時的印象找到鎮上,耗費一下午才回去。

千萬不要以為奇葩的事情離自己很遠,甚至盲目地認為別人口中的遭遇都是罕見的個例,事實上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在不知不覺間。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最能體現其思想和道德品質,同時也有不少人很是擅長用刻意包裝過的言行舉止去欺騙對方。

正因為此,這個社會上才會有那麼多騙局和悔不當初的人,與人相處千萬不要只看他在你面前如何表現,要看就要看全面,二人之間如何相處固然重要,換個環境的態度亦同樣重要。

有擔當的人表裡如一不會裝,沒擔當的人才會善變,在不同的環境中偽裝出不同的態度和模樣。

為人處世,將眼睛擦亮一些,不要太急著做決定,準沒錯。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生命好在毫無意義?求解木心先生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