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情感與思考也是一對陰陽,思考體現了個人的思維在裡面,也就是裡面有個人慾望,所以應該為陽性,而情感與思考相比較的話,可以發現情感更加接近於本能,所以情感應該為陽性。在我們日常諺語之中,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裡的知就可以理解為思考,透過我們思維活動來思考某件事情,這裡當然是陽性。每件事情,每個人的看法不可能是一樣的,中間當然也體現每個人的存在感,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為陽性。

但是一個的情感則不一樣,這種情感往往我們喜歡的別人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會是喜歡的,打個比方見到一個美女估計沒有幾個男人不心動的,這些就是本能,你喜歡別的男人也會喜歡。但是遇到一個又醜又壞的胖女人,但是家裡有權有勢,這個時候出現分化,可能出於各種目,所作出的選擇也肯定是五花八門,在這些人的喜怒哀樂之中,也能夠看出每個人的秉性與特質。

就是在學習之中,也是經常能夠看到這些現象的,在家長壓迫下學習的效果,遠遠不如自己本身就愛好學習的。這一點在審美上更是如此,中國人一直重視直覺,這個直覺往往就是陰性,自己直覺一眼就喜歡的作品往往是最能夠觸及自己靈魂的作品,而經過思考的,往往會摻雜太多的人為因素在裡面,自然為陽性,只要是陽性,就決定不會維持太長的時間。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值得一讀再讀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