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1988年春天,河南省禹州市的劉俊傑在禹州境內的具茨山拍攝鄉村風光照片時,意外捕捉到了奇怪的畫面——奇特神秘的岩石符號。

山脊上的巨石默默的經歷了時間的變遷

他無意間發現一塊大石頭上面鑿著幾串整齊的圓孔。這裡海拔較高,人煙稀少,誰會在這裡費勁給石頭鑽洞呢?再細細觀察,這塊岩石的外表已經風化,圓孔的外形也不太整齊,不像是現代人鑿刻的。

在缺少相應工具的遠古時代,鑿這些洞很費力啊

他放下手中的相機,遠遠看過去不禁驚呆了,遠處竟然有成片成片刻有不同符號的岩石,最大的一處符號竟然有兩座房子那麼大,最小的也有棋盤大小,有很多是刻在石壁上,還有一些是先在山體上鑿成連體巨型石碑式、階梯式形狀後,再在上面刻滿了奇特的符號。

棋盤狀網格和凹穴的組合

繼續往四周尋找,附近的一塊巖壁上也雕鑿著奇怪的符號,最終發現整個具茨山上這些神秘符號有1000多處,石刻符號的總面積在400~600平方公里。

這些神秘符號有些類似現在的棋盤,有些類似甲骨文;有單個的符號,也有類似書法的成串題字,還有成行成篇的,以點、圓和幾何圖形組合居多,有些幾何圖形和古代佈陣圖十分相似。

這是遠古時期的人們在記載什麼事情嗎?是一次盛會?是一次災難?還是一次戰爭?無論是什麼,這些鑿刻在岩石上的符號都是中原地區第一次發現 ,具有重大意義。

河南博物院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看了劉俊傑提供的照片等資料後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符號,需要更高一級的專家來鑑定。

鄭州大學歷史與考古系博士生導師、古文字專家王蘊智認為可能是人類早期的刻畫符號,也可能是漢字出現以前的早期刻字元號。

除了這些神秘石刻符號,山頂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聚落群。這裡聚集著大片的石屋殘跡。

這些石屋已經沒有屋頂,僅留半截牆壁或者根基,而且牆壁都是石頭砌成。它們相距很近,排列得也十分規整,好像精心規劃過一樣,間隔相同,大小一樣,還有狹窄的街道和衚衕,儼然是一個完整的城鎮。

在山頂最高處也是最平坦處,石屋的格局變得格外闊大,彷彿會議大廳。在這一帶的五個山頭上,分佈著七個這樣的聚落,其中六個聚落圍繞著一個聚落佈局,總共有500多座1000多間石屋,足夠兩三千人居住。石屋之外還有外城牆和內城牆兩道城牆把五座山頭連線起來,成為一個嚴密封閉的世界。

這些石屋建造於什麼年代?它是一座天然的軍事要塞,還是一座大禹時代的都城遺址?

猜測說是大禹時代的都城遺址的證據是,山頂上發現了一個類似碾盤的日晷,上面刻滿了神秘的符號。

日晷型天書更顯神秘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黃帝文化研究專家張松林說:“日晷只能在帝王所在地使用。”因此,“具茨山上的‘天書’,不排除有黃帝時期的遺留。

《水經注》裡記載:“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洪堤上。”《莊子》中記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見之。”具茨山脈也剛好有一座崆峒山。

另外,在具茨山南坡的部分地區還遺存著大量的巨石構造,在具茨山一個空曠的山巔,五根數噸重的粗大的石柱並排直立在一起,直指蒼穹,沒人知道什麼時候立起來的?

古人是如何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立巨石又是為何?我們都無從知曉。從巨石文化遺蹟所處的位置和石頭堆積的朝向判斷,可能與祭祀、天文等早期人類社會行為有關。

具茨山的“天書”巖畫及巨石文化已經成了難解之謎,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能早日揭開這個千古之謎。

1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這座陵墓整整挖了10年,墓主人極其殘忍,全用15歲少女來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