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本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您是否覺得世界很複雜、生活充滿了牽絆?您是否常常問自己:為什麼人不願意被討厭?希望我對本書的總結,能給您的生活帶來一點溫暖。

本書寫的是一位覺得生活紛雜而苦惱的青年與一位覺得生活極其簡單的哲人(岸見一郎)的對話,對話中青年與哲人對生活中的很多事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這裡摘錄一些經典的結論,由於涉及很多心理學和哲學的東西,所以不太好理解,可能需要大家發揮下想象力,慢慢回味。

1.世界是簡單的,複雜的是我們的看法

世界就是那個世界,但是為了生存下去,我們會根據經驗解釋世界,然後我們解釋的世界就變成了我們眼底的世界。一個簡化的比方就是井水,雖然常年是恆溫的,但是所處的環境的不同會讓我們覺得井水夏天涼冬天暖。生活在這個主觀的世界裡,事實並不是您的全部,您對事實的解釋成了您的全部。極端的經歷會讓我們的“目光”扭曲,讓我們放大一些東西而縮小另外一些東西,導致我們看到的世界像是從哈哈鏡裡看到的。

接著哲人說,我們要做的是移除這“鏡片”,很多人也都知道要這麼做,但是移除“鏡片”後的世界會顯得過於直白、難以適應,以至於我們會禁不住閉上眼睛,然後為了生活繼續帶上“鏡片”。然後哲人說:我們沒有勇氣去看一個直白的世界,改不改變,是一個勇氣問題。

2.重要的是行為的目的

您能想到一個沒有任何目的的,有意識的行為嗎?青年問哲人:他有一位朋友也許是小時候常被虐待,長大後常年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他“很想改變”目前的自己。但是,他只要踏出房間一步馬上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青年認為是過去發生的事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處境,而不是勇氣的問題。但是哲人認為不是所有有同樣遭遇的人都有同樣的表現,考慮原因不是正確的方向,考慮當下行為能達到什麼目的才是正確的方向。

哲人認為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即使那看起來像是無辜的。夫妻互相傷害是因為想喜新厭舊,害羞是因為不願與人接觸......一切行為,皆有對自己來說現實的意義。特類獨行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勢,因此他們比常人更加害怕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他們更渴望特殊,更渴望被特別關注和關懷,這就是他們行為的目的。

3.下定決心“不改變”

青年說他很羨慕他的一個很開朗的朋友Y,真心想變得像Y一樣,但是青年認為人的秉性是無法改變的。然後哲人問青年為什麼想變成Y,是不是因為不愛現在的自己,青年承認是。哲人說:不愛自己,變成Y並不會使你快樂。你只是想像Y一樣開朗,你不需要變成Y,你只需要接納自己。

是青年親手選擇了當前的不幸,而改變需要很大的勇氣。人們常常有各種不滿,但大體上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熟悉、輕鬆、安心。而選擇新的生活方式意味著過去的很多經驗都要作廢,意味著要重新學習的不安。另外只要不去改變,我們就仍然可以幻想“如果做的話我也可以”;有“如果”兩個字在,至少我們還能安心地睡一晚上,不用去直面那個不確定的挑戰。

4.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5.自卑是因為想優越

自卑是因為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自卑本身不是壞事,就看您能不能在承認事實的基礎上正確分析。自卑感可以成為進步的契機也可以成為逃避或自負的藉口。您可以想“我學歷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可以想“我因為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也可以想“如果我學歷高我也一定能成功”。不同的只是選擇,只是選擇更富有挑戰性的道路需要更大的勇氣。

6.追求優越性不等於競爭

競爭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有競爭的地方就會有勝者和敗者,即便不是敗者、即便一直立於不敗之地,處於競爭之中的人也會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為敗者。而為了不成為敗者就必須一直獲勝、不能相信他人、不能有真正的同伴。之所以有很多人雖然取得了社會性的成功,但卻感覺不到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活在競爭之中。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敵人遍佈的危險所在,最終甚至忘了一句老話“在意您的臉的只有您自己。”。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7.自由就是要有勇氣被討厭

得到了認可就真的會幸福嗎???想要取得別人認可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的期待”這一手段。但是,想必那種感受您也已經體會過了。應該對您抱什麼樣的期待,最好交給別人來處理;怎樣做好自己,才是您需要處理的問題。這不是自私自利,這是“課題分離”。不要受“回報”思想的束縛,如果人際關係中有“回報”思想存在,反過來就會產生“因為我為您做了這些,所以您就應該給予相應回報”這樣的想法。我們既不可以尋求回報,也同樣不可以受其束縛,一切都是做好自己,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想要故意招人討厭的人根本沒有,但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只要我們想要活出一點點自己,都會有人不開心、有人討厭我們,這是一個必須做的選擇。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是我們的本能慾望,順著本能慾望滑坡並不會自由,自由是飛翔,飛翔需要用力。在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因為一心不想招人討厭,就發誓忠誠於全部人,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諾“能做到”,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這是一種撒謊和糊弄。偽裝起來讓別人喜歡我們,既是捨棄我們自己的課題,也是干擾別人的課題。

8.您因存在而有意義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探尋人生的意義,但哲人認為之所以沒有結果,是因為"人生並不存在普適性的意義。"換句話說,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同。舉個例子,假如存在一個對每個人都適用的模板意義,那麼對於一個還未成年就被車子撞死的人來說,他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是仔細看,他的人生又確實是有意義的,至少他給過一些人陪伴。存在就是有意義的,不同的只是堆砌的貢獻。就像一顆裝在車輪上的螺絲和一顆同等規格但放在包裝袋裡的螺絲,輪子上的螺絲雖然顯得更重要一些,但它們的出廠價是一樣的。袋子裡的螺絲沒必要非要變成輪子上的樣子,知道它是某種輪子上的螺絲,本身就代表了它的意義。那,人呢?

好了,考慮到大家寶貴的時間,這篇總結就寫到這裡吧!一篇總結只是蜻蜓點水,有精力、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原著哦,推薦!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說文博物:“角”是什麼?“嘴”中之“角”又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