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曾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陽明認為人心就是天理,“心”左右著世間的萬事萬物,世間哪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
一位禪師也曾說:“心是最有反應、最有感覺的器官。我們看大自然的山川鳥獸、花開花落;我們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無常;我們看生死異滅、輪迴流轉等等,都會因為心的觸動而有喜怒哀樂的表現。”所以,現實中所有的發生及存在,其實都是人的內心在外界的對映。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說古時候在廣州北郊30裡的石門鎮,有一泉叫“貪泉”,傳說人喝了此泉的水後,會變得貪得無厭,朝廷派去的官員都因喝了該泉的水,變得貪婪無度而被革職查辦。後來朝廷委派了一位廉潔的名吏吳隱之到此處任職,到任後,他也和隨從一起來到泉邊,取水而飲,隨從趕忙勸說到:“以前的官員都要飲上一杯此水,以示風雅,但這些官員都貪贓枉法,愛錢如命,此泉飲不得。”而吳隱之則問隨從:“那些不喝此泉水的老爺們是否清廉了呢?”隨從說:“還不是一丘之貉。"吳隱之連飲三瓢後動情地說:“貪財與否,取決於人的品質,我今天喝了此泉水,是否玷汙了平時為官清廉的名聲,請父老鄉親拭目以待。”果然,在其任政期間,為政清廉,留下了飲“貪泉”而不貪的千古美談。
其實,貪與不貪,不在於泉,也不在於外在的條件,而在於一個人的內心,不喝此泉水的人,不是也照貪不誤嗎?所以,貪泉只是那些貪汙人的一個擋箭牌。
俗話說:“心動則萬物動,心靜則萬物靜。”心是世間萬事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