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節日,它分開了碌碌無為的“今年”與充滿希望的“明年”,然而對於龍馬君這樣沒有年終獎的人而言,春節似乎是沒有意義的,在可預見的範圍內,明年不過是今年的重複。此外,春節的應酬也是個相當惱人的負擔。
在這樣的心境下,總覺得春節應當廢除。這在現在當然是不現實的,然而在民國,我們的先輩可真這麼幹過。
1928年底,東北易幟,民國實現了名義上的統一。“大業”告成之際,南京國民政府遂革故鼎新,決定推行公曆,與世界接軌,廢除農曆和春節。
廢除春節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那時的精英們大多把中國的落後歸結為傳統文化的影響。八股文是糟粕,儒家文化是糟粕,裹小腳是糟粕,一切與西方文化格格不入的傳統都是糟粕,這裡面也就包括了人們已經過了幾千年的春節。
1929年初,民國政府正式頒行政令,廢除春節,貼春聯、燃放煙花爆竹、拜年等傳統過年活動一概禁止,印刷舊曆書也遭禁止。
政令頒佈後,在春節期間的城市大街上,警察嚴陣以待,關門過節的商店一律強制開門營業,發現的春聯等過節用品一律銷燬,賣舊曆的小販還要被抓進大牢關幾天。
“如發現有販賣門神紙張等,便賞他一個撕之大吉;如果有人玩龍燈獅子,便請他嚐嚐鐵窗風味,至於喊拜年、喊恭喜發財的,我們即視為反動口號,硬指他為不奉民國正朔的反動派!”
這可嚴重了,拜個年扯上反叛大罪了。當然,警察也不會真的將過年的人都關起來,更多的還是勸阻。
官方嚴禁,民間卻依然我行我素,警察到處查禁春節用品,民間卻照樣大肆慶祝,花鼓龍燈五光十色,拜年的人群也是絡繹不絕。
禁了幾年後,到了1935年,民國政府終於認識到廢除春節絕非易事,再禁止下去已無意義,一些高官也不時放出口風,大談保留春節的必要,給自己找臺階下。
1935年的大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健向公眾演講,他說:
“陰曆舊習,應當革除,湘省數年來在政府方面固然是遵從中央命令極力提倡陽曆,而民間因習慣上使用陰曆。因民眾終日勤勞,可以趁此廢歷年節稍資休息。不過在歷來陰曆年節休息期間,有些人不知從事正當娛樂,而喜作各種不良的嬉戲,實屬一種最不好的現象,本年陰曆年關期中,凡屬賭錢打牌以及一切不良陋習,一律嚴禁,以維地方治安。”
這段話說得是非常藝術的。開頭討好南京國民政府,鼓吹湖南力推陽曆的決心與實績。中間話鋒一轉,又討好起民眾來,湘省現在之所以不在強行取締春節是因為體恤民眾疾苦,可以趁春節時稍作休養。最後又為此前嚴禁春節的舉動找臺階下:廢除春節主要還是春節期間常有賭錢打牌等不良陋習。
一年之後,保留春節算是得到了國人的普遍認可,人們也不再顧什麼政令了,開始大大方方過起春節來,民國政府見此,只得表示要詳加研究春節等一切中國固有風俗,善良的風俗予以保留,惡俗則予以摒棄。
這一詳加研究,就沒得下文了,廢除春節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民國的精英喜談摒棄傳統,今人又以維護傳統為榮,殊不知,所謂的傳統也不過是過去變革的產物,若是如日本一樣,民國廢除春節成功了,那麼,公曆元旦過年也就成了我們的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