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我還沒讀完,就想分享給你的書。
書名叫做《布魯克林有棵樹》。
這個月,如果只能讀一本書,我們就選它吧。
所謂充實的生活“所謂充實的生活,便是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
這句話是愛彌爾·左拉說的。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沒往下讀,我對左拉這個作者並不瞭解,於是去查了查。
能給人以啟發的作家一定是優秀的。果然,左拉的經典名句可不止這一句,諸如:
“我在每一天裡重新誕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開始。”
“生活中惟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
如果我後面讀了左拉的書,我會認真記下我的讀後感,再分享。而“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卻成為了作者貝蒂·史密斯寫這本書的啟發。
儘管,作者十四歲那年早就有過“把一生要做的事一條一條寫下來”,然後一條一條去實現的這一偉人想法。
這本書我聽完了,不過是在所謂的碎片化時間,將其填補了時間,可是當我聽完之後,才覺得這是一本需要我好好閱讀的書。
它值得我在每天睡前或者醒來之際,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平靜地享受。
推薦理由享受什麼呢?
說不上來。
閱讀的時候,帶入進去了,彷佛我就是主人公弗蘭西,彷佛尼雷就是我的弟弟。
小時候,我也觀察過我所生長的世界。
好像整個童年裡夏天都最想吃村裡另一個老四家賣的雪糕,最想吃村口么媽媽家賣的一角錢一根的麻辣牛尾巴和五角錢一包的牛板筋。
還暗暗想過,要是以後有了錢,就花十塊錢把小賣部裡的麻辣小吃買個遍。
小時候也和弟弟在工地上看工地的時候,我們會在周圍的地裡找些被埋在土裡的鐵渣,等到集到一口袋了,等聽到收廢鐵的來,就把平時收集的鐵渣、廢尼龍口袋、紙殼等一起賣掉。
這和弗蘭西很像,只不過沒人會隨便說我們是“撿破爛的”。當然,我們也不會在意這些。
賣廢鐵渣的錢,夠我們在小啷巴家的小賣部裡買好幾根雪糕了。
……
不過,我們村沒有圖書館,初中之前我都不知道還有課本以外的書可以讀。
啊呀,扯遠了。
如果非要說享受什麼,大概是,明明讀的弗蘭西的小時候,卻偏偏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很多事,而那些記憶,感覺已經被遺忘很久很久了。
你看,就是這樣,一旦想起了某些差點遺忘的,就會嘮叨個不停。
另外一個理由:
是想起,某段時間,很想寫一篇關於父親的文章。
契機是某次跟老爸打電話,老爸感嘆:“我還挺懷念你們小的時候,我只要一回家,就大老遠聽到你們一個一口一聲‘爸爸’,跑過來黏著我”。
但我不善於描寫細膩的情感,很多時候只能官方的表達,這也許是我更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和哥哥弟弟們、和姐姐們、和母親、和父親,以及自己如何與自己、自己與外界。
《布魯克林有棵樹》,它知道怎麼擊中我,用一些平平常常的話。
把我當作一棵樹迫不及待地,就想推薦給你,想讓你讀讀這本書。
就想,不如,我們一起讀完《布魯克林有棵樹》,然後一起聊聊:
為什麼這本書的名字會叫做“布魯克林有棵樹”?
我們是否也曾種下了一棵樹,但是卻被遺忘了?
我們所追求的所謂的充實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
就去讀,忘記自己,任憑書把你的思緒帶到了哪裡,讓你想起了什麼,也不管書中你的此時此地此身是否與現實你的此時此地此身相距多麼久遠。
此時,就忘記我是一個作家,把我當一棵樹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