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時隔多年,雖說事過境遷,但往事依依歷歷在目。值此新春之際,祝福之語不想多說,願大家平安。

鄙人經歷過很多家庭變故,經過墮落,逃避,沉迷,虛渡,自暴自棄,孤獨,性格內向,雖善於表達,但內心一直倍感淒涼。於偶然間迷上詩詞,於詩詞間感受到中華文學魅力。最終覺悟。

至於鄙人生活瑣事,個人情緒不想多談,人無完人,事無鉅細,在此新春之際我可能又要去醫院陪奶奶。原因無他,不想讓年邁的母親去熬夜。她快六十了。縱然千番過錯,我已經習慣為母負出一切。由此引發一系列情緒偏過負面,不想言明。

孝字,最早追溯到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組成。後來把“老”字下半部取消了,就成現在的“孝”字。這可以說是“孝”字起源。

孝字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時候,父母為其遮風擋雨,含辛茹苦,孩子長大成人了,父母老子,孩子必須在下面揹著父母,這就是“孝”字。

孝字在論語中有特別的含義,據我所知是六次。其中讓我最喜歡是子夏問孝這段。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大意是說:子夏問什麼為孝,孔子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這段重點在於和顏悅色去待奉父母。

我們都知道是個人都有點脾氣,父母對我們知根知底。但是孩子隨著社會閱歷,接觸的朋友,環境不同多多少少會改變。多少子女,一聽說沒分到財產就不願盡責,多少子女總拿自己是女的嫁出去就不用盡孝。

所謂孝,發自於心,行之有素。不避於責。那些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多半是些教導別人的向善的道理。其實,你對父母如何,你的下一代都看在眼裡。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對父母長輩語氣稍微和順點,縱然父母有錯,也該輕聲細語開導而不是大發雷霆,擺你那臭脾氣。

剛剛上面就說過,人無完人,父母也有可能犯錯。為啥現在有的年輕人是鐵石心腸?一遍遍訴說老人過錯,重要麼?老人也是有心的,總有些孩子不爭氣,遇事不順,怨天尤人,心情不好,總把自己壞脾氣呈現給父母?我想說,這樣該麼?時間總會磨平一個人性子的,好好想想,尤其是那些認為嫁出去女兒就不用盡孝的人!學會去用心感受和理解父母的不易,現在一些年輕人,毫無收斂,自私自利,收起你那虛偽的表演,一個人倘若對自己父母不好,能指望他對別人更好。男人和女人一樣,生我者父母,養我者也就是父母。我們有啥資格去怪父母,訴說父母的不是?更何況是老一輩爺爺奶奶?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覺得對老人應該寬容,和理解,孝順老人應當由心而發,而不是怨氣滿天,做好自己吧,至於別人我也不想去評!三觀不同豈可同類?大道不行,何以為人?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故宮過年指南:如何按乾隆的方式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