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籍,《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這兩部書在我國曆史上絕對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但兩部書對後世的影響卻是不同的。
《永樂大典》永樂皇帝在位時編撰的一部大典,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百科全書。總書約3.7億字,可以說收集了明代以前所有已知的書籍,可想文化的全面性。含蓋內容之廣,絕對是前無古人的。成書後,除原本外只抄錄一部,均由皇家收藏。
《四庫全書》乾隆皇帝在位時編撰的一部大典,可以稱為古代最浩大的文化工程。總書8億字,可以說,收錄了乾隆朝之前的已知書籍(除部分書籍因文字獄被毀)。成書後,共抄錄7份。分別收藏與全國各地。
兩部書的結果也不同,可以說非常曲折,《永樂大典》因只有兩份(另說抄錄僅抄8000卷)最終因戰亂落得四散流落的下場。當然《四庫全書》一樣,雖然抄錄7份,也終因戰亂,最後損失一半。現僅文津閣是完整的,其餘幾部不是被毀就是零零散散的缺失。
整理了一下這兩部書的流失過程:
《永樂大典》纂成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選了一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所據原稿付之一炬。(第一次大損失,並且原稿是最大的損失)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宮中失火,奉天門及三大殿均被焚燬,收藏在南京文淵閣的《永樂大典》正本差點毀於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張居正等人負責重錄《永樂大典》的工作。
隆慶初年告成,原本歸還南京。其正本貯文淵閣,副本別貯皇史宬。這套書到乾隆年間存有8,000冊,因此有人懷疑當時並未抄完。另一個猜測是,原書已給嘉靖皇帝殉葬。嘉靖駕崩後沒有馬上入葬而是等了很久,當時抄本正在進行中,有人認為是在等抄寫工作結束。而最後嘉靖的抄本只有8,000冊,讓人懷疑可能是急於下葬而沒有抄完。
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清政府修《四庫全書》﹐發現《永樂大典》已遺失缺失2,422卷,約千餘冊。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丟失大量《大典》。
光緒元年(1875年)修繕翰林院建築時,清查《大典》不足5,000冊,《永樂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職員監守自盜, 據說文廷式一人即曾盜走百餘冊《永樂大典》。
光緒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時僅剩800冊,現今尚存約400冊,810卷,不到原書的4%。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義和團的拳民焚燬,《永樂大典》損壞三百餘冊。
光緒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館交回《大典》330冊。 不久又遭到監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僅剩64冊。
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周樹人建議和努力下,教育部諮請國務院,將翰林院所存《永樂大典》殘本64冊送歸教育部。
由於近代不懈努力,最終找到並且能夠利用的只有區區400冊。
再看《四庫全書》: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遼寧瀋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燬,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
應該說四庫全書能夠完整的儲存下來,源於他的量,毀了這一份,還有下一份。這也不得不說,乾隆朝的資金是多麼的充足。
永樂大典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一共就原稿(被燒)正本(不知道去哪裡了)僅一個副本,能儲存下來部分資料,已經是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