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春秋到春秋冬夏
先秦之時商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時,人們將一年俗稱為“春秋”。《莊子·逍遙遊》雲:“蟪蛄不知春秋。”故《周禮·地官·州長》雲:“若以歲時祭祀州社,則屬其民而讀。”孫治讓正義:“此雲歲時,唯謂歲之二時春、秋耳。”
西周後期及至春秋戰國時代,從春秋再分出冬夏,將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俗稱“四季”或“四時”。周代按夏曆把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分別俗稱為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分別俗稱為孟夏、仲夏、季夏;七月、八月、九月為“秋”,分別俗稱為孟秋、仲秋、季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為“冬”,分別俗稱為孟冬、仲冬、季冬。
故先秦之時四時的順序是“春秋冬夏”,《禮記·孔子閉居》雲:“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墨子·天志中》亦云:“製為四時:春秋冬夏。”
2、從“載”到“年”
漢族農曆的歲首,唐虞時俗稱“載”、《尚書·堯典》雲:“帝曰:往,欽載!九載績用弗成。”孔穎達傳:“載,年也。”漢蔡邕《獨斷》亦云:“唐虞曰載。載,歲也。言一歲莫不覆載,故曰載也。"是永珍更新的意思。
夏代俗稱“歲”《爾雅·釋大》雲:“載,歲也。夏曰歲。”刑鏁疏“取歲星行一次。”《尚書·堯典》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是一年為一歲的意思。
商代俗稱“祀”,《爾雅·釋天》雲:“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故《尚書·伊訓》雲:“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於先王。”《逸周書·武儆》亦云:“惟十有二祀,四月,王靠夢。”
周代俗稱“年”《爾雅·釋天》雲:“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年的概念源於谷熟,《說文解字》雲:“年,谷熟也。”《春秋》桓公三年雲:“有年。"穀梁傳:“《九穀皆熟》,為有年也。”可見“年”是豐收喜慶的日子。
3、元一日
先秦之時,年的第一天,即夏曆正月初一俗稱“元日”,《尚書·舜典》即雲:“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月正即正月;元日,即正月初一。《史記·天官書》雲:“四始者,侯之日。”《正義》:“謂正月旦,歲之始,時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
因曆法不同,元日的日期不一,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日,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日,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日。
周俗,元日宮廷有祭祀、宴飲之儀,民間有喝春酒之俗,《詩經豳風·七月》雲: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被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二、元日成為節日始於漢代元日,又稱元旦,正旦、朔旦、正朔、正朝、元會等,後世又稱春節,民間則稱過年。元日節俗主要形成於漢代,現代春節的許多風俗事象皆可在那時追尋到其源頭。
春秋戰國時代,華夏諸族的歷法正處於草創時期,各地曆法制度不一,故未能有統一的節日。秦代用顓頊歷,以建亥孟冬之月(今農曆十月)為歲首。漢初仍因秦制。到漢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年),乃命司馬遷、落下閎等改顓頊歷而另作太初曆,恢復夏制,仍以夏曆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日。
曆法的改定為元日節俗的形成和發展確立了固定的日期。從此,元日年節就成了漢族社會最主要的節日而長傳不衰,雖然此後元日又有元旦、朔旦、正旦、過年、春節等不同名稱,但夏曆(農曆)正月初一的節期卻至今未變。
秦漢時代,“陰陽五行”、“五德終始”說廣泛流行,方術之士遍天下,時進災異,時講祥瑞,巫術風行。這種濃重的迷信色彩必然滲透到帝王宮廷和人民生活方式中去。許多風俗活動本來就起源於迷信,而維繫新舊兩年更替的年節,也必然染上迷信色彩。於是,喜慶祝福和辟邪除怪就成為漢代年節的兩大基本內容。
元日早晨,在當時人的眼裡,新年伊始,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吉時良辰。當雄雞高唱之時,人們開始了迎接新年的禮儀活動。漢代人雖然無福施放火藥製成的鞭炮,卻在堂階前用火烤竹節使其發出噼噼叭叭巨大的聲響,以“闢山猱惡鬼”,謂之爆竹。
東漢都城的元日佳節,更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按當時禮儀規定,每年元日,在夜漏來到七刻時,文武百官要入宮給皇帝賀年,皇帝也興致勃勃來到德陽殿接受諸侯、公卿的朝賀,叫元日朝會。
東漢初制度,群臣離宮時,少府要代皇帝送一玉璧給群臣。《後漢書·朱暉傳》載曰:“正月朔旦,(劉)蒼當入賀。故事,少府給壁。”到後來,入宮朝賀的禮儀愈來愈隆重。當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祝壽、恭賀新年後,皇帝賜給群臣酒食,“司空奉羹,大司農奉飯”。與此同時作“九賓散樂”、諸如魚龍曼衍、走鋼絲、幻術等樂舞百戲,表演於殿中。表演畢,文武百官退席出殿,徐徐散朝,各自回家,與家人歡聚。
秦漢年節的飲食較多,且多帶有巫術意味。桃湯,一種用桃煮的酒。原本是借桃驅鬼辟邪的功能煮湯揮灑的,《漢書·王莽傳》曰:“文感漢高廟神靈,遣虎賣武士高廟,……桃湯赭鞭,鞭灑屋壁。”
後來,用於揮灑的桃湯變成了飲料,在元旦時飲用,以辟邪祈福。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製的酒。柏為長青之樹,葉後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長壽的象徵;其中柏葉又可人服食,故有柏葉酒。《漢官儀》日:“正旦飲柏葉酒上壽”,其用意也是祝福長壽。椒酒,這是用椒籽浸製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孫向家長進椒酒,意在祝吉祈壽。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朔,是謂正月。 ......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椒是一種香草,漢代宮廷取其溫、香、多子特點,和泥塗抹宮室,後則用於新春祝頌。
漢代元日還有禁殺雞、雀之俗,漢成帝時,曾有專門詔令:“除正旦殺雞與雀”。據《三齊略記》記載,秦末劉邦為項羽所追,避於滎陽,眢井,兩隻斑鳩落於井口,項羽誤以為“井有人,鳩不集”,而使劉邦倖免於難,所以漢代元日禁殺斑鳩等鳥雀。
直至今日,年節的內涵與漢代並無本質的差異。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元日活動日趨豐富元日在魏晉南北朝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每年此時,上從皇室貴族,下至底民百姓,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習俗活動。
1、元日朝會成為慣例
元旦這天,朝廷年年都要舉行朝會。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戰亂不斷,政權變換頻繁,但除兩晉時個別年份因天象變異而停止過元日朝會外,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元日朝會之俗始終得以傳承。
元日朝會的儀式,據西晉《咸寧注》所述,其程式大致為:先日,為王公卿校在端門外準備好簡易座位,並在宮殿前準備好樂隊;元日,群臣到齊後,宮廷中火盆齊燃,群臣從雲龍門、東中華門進入,來到東閣下坐待。皇帝在一片鼓樂聲中出來,百官皆伏拜。鼓樂停後,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獻禮賀拜,最後是少數民族客入進拜。賀拜畢,皇帝入內稍事休息,然後在一片鐘鼓樂聲中復出。主管接待賓客的謁者將王公至二幹石以上的大官領上殿,依次向皇帝獻壽酒。獻酒時,獻酒者先將壽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將酒跪置御座前。
然後獻酒者自酌,置己位前。此時謁者跪奏說:“臣某等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壽。”侍中答:“觴已上”百官伏稱萬歲,四廂樂聲大起。壽酒獻完,皇帝開始進御膳,群臣也就席進食。食畢君臣一起欣賞樂舞,直至宴樂結束。
2、驅邪和祈福
在民間,元日這天則以家族為單位舉行一系列的習俗活動。如燃放爆竹,《荊楚歲時記》載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升,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猱惡鬼。”關於此俗的起源,《神異經》曰:“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餘尺,祖身捕魚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猱,其音自叫。人嘗以竹箸火中,爆而出,猱皆驚憚。 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變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皆有之。“這種解釋雖然是附會,但也說明燃放爆竹,除具有去舊布新外根本上是為了祛邪,以利一年之生活。
另外,《荊楚歲時記》載曰:正月初一,“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
周處《風土記》也曰:“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煉形。”而葛洪《練化篇》:“正月旦,吞雞子,赤豆七枚,闢瘟氣.”《荊楚歲時記》引《肘後方》:“旦及七日,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消疾疫。”由此可見,正月初一之食俗與古人的醫術思想有關。
正月初一有貼畫雞、懸葦索、插桃符等習俗。《荊楚歲時記》載曰 :“貼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同書考索其起源曰:“魏議郎董勳雲,今正、臘旦,門前作煙火、桃人、絞索、松柏,殺雞著門戶逐疫,禮也。《括地圖》:*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並執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漢應劭《風俗通義》對此也有記載,曰:“雞者,東方之畜也。歲終更始,辨秩東作,萬物觸戶而出,故以雞禮祭也。”可見插桃符、貼畫雞戶上的風俗由來已久。
四、隋唐時期的春節習俗隋人李孝貞在《元日早朝》詩中描繪了元日朝賀的盛大場面:“暖暖城霞旦,隱隱禁門開。眾靈輳仙府,百神朝帝臺。葉會雙鳧至,梁王駟馬來。戈鋌映林闕,歌管沸塵埃!"唐朝的元旦朝賀更顯泱泱大國的氣派。唐太宗在《正旦臨朝》詩中寫道:“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赫奕儼冠蓋,紛綸盛服章,羽旄飛馳道,鐘鼓震巖廊。“可見,唐代元旦不僅要受漢族百官朝賀,而且來自遠方的少數民族和附屬國的首領及使臣也來奉禮朝賀。
隋唐時期,因柏樹後凋,芳氣宜人,所以取其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杜甫《元日示宗武》詩曰:“飄零還柏酒,衰病只藜床。"可見元旦飲柏葉酒,久已盛於民間。據《唐詩紀事》景龍四年(711年)正月朔,唐睿宗賜群臣柏葉。武平——《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詩曰:“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願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民間表示祝賀長壽的柏葉到了宮廷中又融入了忠君事主的內容。
唐代民間有元日在門上書“漸耳”字樣以驅鬼避邪的習俗。據說這一習俗源起於一場可笑的誤會。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曰:“武周時有道士斐漸,能洞視鬼物。”驅鬼制鬼,道士李君寫信將其推薦給當時的大官博陵崔公,信中有“當今捉鬼,無如漸耳”之語,傳之社會,不知原委,只知“漸耳”最能制鬼,便在門上書“漸耳”兩字,以驅群鬼邪。人們效之,遂至成俗。對此,唐人張讀《宣室志》、宋人陳元靚《歲時廣記》均有記載。
元日又要取鵝巢燒之、然後扔之於茅廁,據說可以避兵災。
唐末時,又有佩“迎年佩”之俗,即以紅絹囊,內裝人參如豆狀,嵌入二釐木香,曰“迎年佩”,天未明時,人皆起床佩帶此物,待太陽出來即解之。又有服赤豆以祛病之俗,即元日時,面向東,服赤小豆七粒,以齏汁送下,可終歲無疾。
五、宋元時期春節習俗正月的第一天稱元旦,俗稱年節、新年。每逢元旦,皇宮都會舉行朝會,規模宏大,儀式隆重。而民間則有拜年、飛貼、宴飲、玩賞等習俗。
1、元旦朝會因前朝
宋代元旦大朝會在皇官的大慶殿舉行,系文武百官及諸蕃使節、朝歲使,向皇上朝賀、拜新年的大典。屆時樂隊奏《乾安樂》百官向皇帝祝壽,行舞蹈之禮,並要多次跪拜。太尉代表百官祝福皇帝“萬壽無弧”,皇帝宣制答辭。眾人復跪拜舞蹈。最後奏樂。朝賀儀式結束,皇帝賜宴。朝會時皇帝賜給群臣幡勝等物,蘇軾曾有詩曰:“朝回兩袖天滿香,頭上銀幡笑阿咸。"
次日,諸蕃使臣赴御園觀看射箭比賽,賽畢,在園內賜宴。南宋時,朝廷的正旦大朝會曾一度停止,紹興十五年(1145年)重新恢復。南宋朝會在皇宮的文德殿舉行,其規模沒有北宋時宏大。朝會次日改去靈隱寺進香。
元代承襲宋代傳統,元旦朝賀在五更舉行。元湯式的套曲《正宮·端正好》形容朝賀盛況曰:“一聲鶯報上春林,五更難唱扶桑曉,賀三陽萬國來朝,踐天街馬知多少?端的便塞滿東華道。“
朝賀時要唱漢族傳統的《椒花頌》,用柏葉所浸的酒大家共飲,以祝長壽。賀畢賜御宴,並百官帶花以示歡慶。朝賀以後,百官脫去公服,“與人相賀”,相賀時,“贈與手帕”。
元代在元旦這一天,皇宮中還要舉行降重的大象儀仗表演。《析津志》載曰:“丁酉年(1297年)正月一日,內八府宰相領禮部中書省相國,以外國大象進上,並說納粟補官選。自此後常於幹耳朵聚,涓日入中書署事,設大燕,成典也,六部如之。”
2、元旦賀歲
在民間,元旦這一天“士庶自早互相慶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時稱“拜年"。《嘉泰會稽志》日:“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曰歲假,凡五日乃畢。”宋代士人也有不親臨拜賀,而投刺相賀者。周輝《清波雜誌》載曰:“至正交賀,多不親往。有一士人令人持馬銜,每一至門撼數聲,而留刺字以表到。”“滎陽公言:‘送門狀習以成風,既勞於作偽,且疏拙露見'。”此俗元代相沿。
元旦,宋代朝廷下令免收公、私房租和准許京城百姓玩“關撲”三天,擲錢以賭財物。東京汴梁,此日各坊巷擺設食物、日用品、水果、柴炭等,歌叫關撲。不少街路“皆結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向晚,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人市店飲宴,慣習成風,不相笑訝。”
南宋臨安,是日“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至於元旦迎新鳴放炮竹、飲屠蘇酒、進椒柏酒、掛桃符等傳統慶祝方式,宋元仍繼續傳承。
六、明清時期春節習俗元旦為明清漢族社會·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屆時,百官有年節之假,無論朝廷百官,抑或民間士庶都有熱烈的慶賀禮儀及文體娛樂活動。
在宮中,據王若愚《酌中志》記載,元旦早上五更起要焚香放紙炮,並有“跌幹金”、“吃扁食”等習俗活動。《酌中志》日:“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紙炮,將門閂或木槓於院地上拋擲三度,名日跌千金。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日賀新年。”當月宮中所吃的食品,有叫“百事大吉盒兒”的,主要由柿餅、圓眼、栗子、熟棗等製成;還要吃驢頭肉,用以盒盛裝,由於俗稱驢為鬼,所以又叫“嚼鬼”。
朝廷則要舉行“正旦百官朝賀”天子的禮儀活動。對此,明時著名文人李東陽的《元旦早朝》詩描述其當時心情曰:“玉帳寒更傳虎衛,彤樓曉色聽雞人。”明人程敏政的《元日早朝》詩則有“日是御床明繡袞,雲回蔦青見輅旗”詞。此外,尚有“天下大小衙門拜闕”的禮儀,即正旦之日臺慄,除京官之外,全國各種大小衙門官府,其官員身著本等錦繡服裝,前往所在衙門,舉行“望闕遙賀”之禮,舞蹈山呼,行十四拜禮,叩頭遙向天子拜賀新歲。
朝賀及望闕禮畢,則官員之間互相往來,行“拜年”禮儀,對此,明人陸容在《菽園雜記》一書卷五記日:“就師元日後,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漢族民間拜年之風,早在漢代已有之,宋代以後便十分盛行。
有時因四處拜年,分身乏術,於是某些不必親自登門的地方便改用名帖投賀。到了明代以後,由於投名帖賀年之風遍及城鎮各地,所以好多人都在門上貼一紅紙袋,上書主人姓氏,名為“門簿”,以便接納名帖。對此,《良齋雜記》曰:“拜年無論識與不識,望門投帖,賓主不相見,登簿而已。”
《菽園雜記》也曰:“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受不專。如東西長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問識與不識,望門投刺,有不下馬或者不至其門令人送名帖者。遇黠僕應門,則皆卻而不納,或有閉門不納者。”以致投名帖拜年成為虛應之事。故明代文學家文徵明有《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間,則通行元旦設奠於祠堂祭先,次拜家長,親友投箋互相拜節;為椒柏之酒,以結親戚鄰里;屋內還有“旺柏”、“行春”、“節節高”、“百事吉”等喜慶裝飾。由於東西南北中情況不同,各地風俗也有顯著的地方風俗特色。
例如,在浙江嘉興據萬曆《嘉興府志》記載,元旦日有“整衣冠,焚香拜天地,祀宗祖,男女聚拜,飲椒柏酒,親友互相投刺,曰賀節”等民俗活動。浙江寧波的元旦習俗活動,據《嘉靖寧波府志》載:要“設香楮、陳果禮,祀神、祀宗祖;序拜尊長畢,出拜親戚鄰里,謂之賀歲;里社祈年。”
福建元旦,據謝肇浙《五雜俎》載曰:“元日陳設酒醴,以承靈貺,少長序拜,親友相過,賀三日,市不列肆。”福建建陽縣元旦時,邑民首先要著節日盛裝,設餈糕果酒祭拜上下神祇並祖先;接著男女以次拜尊長,然後親朋相慶、拜年,多設酒宴款待。江蘇海門縣民間,元旦時民眾設香案祀天地祖先後,出賀親友時也要“飲食交會”。
河南尉氏縣民間有設酒餚款待賓客的習尚,“各為春酒召飲,迭為主賓”相賀;雲南地方民間有擺設酒餚,寫桃符,繪門神,往來賀歲的習尚。在北方,順天府民間,正月初一日,五更時分起床,焚香,放紙炮;“是日互相拜”,不問貴賤,奔走往來者數日,名曰:“賀新年”。
在北京,自元旦日起,有忌臥打噴嚏,呼鬼、拜年等習俗。據《帝京景物略》記曰:“正月元日五鼓時不臥,而嚏嚏則急起,或不及衣,白臥嚏者病也,或戶外呼則不應,曰呼鬼也。”“家長少畢拜,淵友投箋互拜,曰拜年也。燒香東嶽廟,賽放爆杖,紙且寸。”
在浙江杭州,據田汝成《西湖遊覽志》記載,元旦日有“旺相”、“行春”、“節節高”、“百事大吉”等討彩祈願活動,該書曰:“正月朔…供熱炭於堂中,謂之旺相;貼青龍左壁,謂之行春;插芝麻梗於門頭,謂之節節高;籤柏枝於柿餅,以大桔承之謂之百事大吉。自此少年遊冶,翩翩徵逐。”元旦之日漢族民間的飲食,北京要“夙興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浙江嘉興、杭州等地要“為椒柏酒”;福建建陽,吃“餈糕果酒”;河南尉氏,要吃蜜汁蒿水,“俗人五更飽食”,謂之填倉,連日都要吃隔年蒸的饅頭或米飯,取陣陣相因之意。
七、民國時期:元旦變春節民國時期,由於新曆法的頒佈和實施,西曆的一月一日成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就改稱為“春節”,這就是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來歷。民國時期的春節習俗,基本因襲傳統而行。
民國年間,上海流行過一首歌謠,名字叫《新年十日歌》,將上海鄉村自正月初一至初十的年景,描述得具體生動,細緻入微:
年初一,一寢覺(音告)來太陽照東窗,起身忙換新衣裳;家堂灶君天香點;祖宗尊像掛中堂。九子果盤裝齊整,預備客人來來往;今朝叮囑傭人奠掃地,小兒吃飯莫淘湯。
年初二,兒童更歡喜,昨日初一不出戶,今日要到親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牽,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臨到走,還有二百壓歲錢。
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爺帶仔姑娘一同來,入得門,笑口開,拜見丈人道恭喜,拜見丈母說發財。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問姑娘,哈時候,踏月養個小寶寶。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財神,處處放吉鞭。五路正神當中坐,招財利市分兩邊;斤頭蠟煌煌亮,齊供羊頭元寶魚。闔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亦至矣。 嗚呼,那有千萬財神,分身到你店堂裡。
年初五,夥友要吃開張酒,酒酣快猜拳;五對八馬不離口。有個朋友聯下去,有個朋友要分手,來來去去各自忙,來者心歡喜,去者心悲傷。勸君莫悲傷,以後須要巴巴結結爭個好面光。
年初六,仍穿新衣服,鑼鼓聲喧震耳聾,預備元宵習練熟。元宵鬧花燈,各處有風俗,龍燈身嫋嫋,蝦燈芒簇簇;叮囑小兒勿買糖,省下錢來買蠟燭。狀元及第舊名詞,要換共和稱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畢取秤來,稱出輕重最劃一。哥哥稱了六十斤,弟弟稱了四十七。開口向哥道休發詡,明年弟弟多吃肉,發個大塊頭超過你。
年初八,谷生日,農戶家家祈豐年。世間一日沒了谷,將有何物來充飢。一粒谷,種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年初九,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 婆婆拜佛好修行,新年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災星,好行方便發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此是爺孃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幾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喜歡。人生忠孝與節義,地誰賴以立;做事須求腳踏實地。
從這首記敘新年十日活動的歌謠中可以看到,民國以後,傳統的年俗在農村似乎仍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從祭祖祀神、禁掃地,到出門拜年、壓歲錢、新嫁女歸寧、迎財神,各項行事都一一保留著傳統原貌。
更具特色的是,還出現了人生日“稱人”,谷生日“祈豐年”,天生日“拜佛”.地生日“祭地神”等更為崇信舊俗的行為,然而,在另一方面,卻又讓人們感受到舊傳統中也被注入了新的觀念,如“狀元及第舊名詞,要換共和稱五族”,“作事須求腳踏實地”,以及舊時宗族制度下父親家統治禮儀,與婦女“走三橋”以卻病疾風俗的消失等等。這當然是因為民國以後民主共和思潮衝擊,以及家庭結構變化所導致的結果。所以舊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在農村,也能體現出移風易俗的演化過程。
(正文完)